第三十一章 一个永生难忘的中秋节(2 / 3)

哪里都不认识,能去哪呢?

更不能回家,他俩是出来挣钱的,没有挣到钱,怎么能回去呢?

…………

旭不惧怕身体上的任何劳苦,却难以承受这样的心灵伤害。

可是谁都不能埋怨,也许是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太通畅,产生了误会。

…………

仪器组长刚收工回来,听说了这事,赶紧过来看望他俩。这是一个成熟而稳重的人。但是对这件事他也无能为力。他安慰旭和思,领导会协调解决的,来了就走不了,你们放心吧!

是的,谁让走都不走!

因为来的突然,没有来得及给他俩安排宿舍。很晚了,指导员和队长商量了一下,让他俩暂时先住进县城的银泉宾馆。路上,指导员温言软语,劝他俩放心。可能他害怕这两个年轻人经受不住打击吧。但是他想错了,他还不了解这两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

饿。旭空着肚子,一夜饥肠辘辘,根本没有睡着。

太阳很高了。终于有人来接他们了。

队长简单安排了一下:把工资关系交到财务;从明天开始,旭出工,给震源带点。思在队部帮忙,实习队秘。感谢上苍,感谢队长,这是留下他俩了。

旭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工作准备。他就要正式加入小队这个团体,并为其工作了。旭感到很高兴。他打算以高涨的热情,认真踏实的作风,以真自我来投入工作,获得领导和大家的认可。因为大姨评价过他“聪明有余而机变不足,满腹灵气而拙于表达”。并告诫他,“人分三等,第一等人靠笔杆子,第二等人靠嘴皮子,第三等人靠跑腿子。你写不出好文章,又不善于言谈,只能靠踏实干活来安身立命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任何领导和单位都喜欢努力工作的人。少说话,多干活。”作为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大姨看人很准。尽管她对旭的评价很中肯,期望并不高,但旭还是记住了她的话。好好工作吧!

旭和仪器组的几个操作员住在一起。除了组长以外,还有两个。对待工作都是很认真负责的。其中一个操作员40多岁,居然还是他老乡!终于遇到亲人了!

带来的三百块钱已经快用光了。饭票是从食堂那里借来的。只能这样,总得吃饭吧。领了一身信号服。这种服装颜色很鲜艳,橘红色。穿上它很显眼,这是为了和周边景物明显区分,避免施工误伤或在野外走失找不到。

实习期间是每天都要出工的。搭震源修理车出工。出工收工的时间跟喀什那边一样。工作和生活终于步入正轨。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