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简单的话,一辈子就在这几平方公里之内了。
入厂教育大约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除了中专生以外,还招聘了不少大学生,技校生。一共大约50多人。所有这些人都是一处的新鲜血液,生力军。很多大学生都是名牌石油院校分配来的高材生。得到从领导到居民的特别重视。领导当然是看重他们的才学,居民则主要以家里有待婚青年的老太太们为主,她们要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自己满意又有光明前途的乘龙快婿,或者给自己的儿子挑一个出众的好媳妇。
很多大学生还没到就已经被私下瓜分了,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旭他们这帮中专生就没这么幸运了。是的,中专文凭已经不吃香了。班主任早就告诫过他们,到了工作单位,不必坚持自己的专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学生都是干部待遇。上一届中专生还是干部待遇,旭这一届,则是可工可干了。
无所谓,大学生毕竟受到过更正规系统的教育,比他们还多上三年学。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不能怨天尤人,跟着潮流走就行了。旭相信,他们是不会被抛弃的。况且,自己有一双手,总能支撑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第一地质调查处”。原来“地调一处”这个名词是这么回事。物探局每个处管辖很多个野外小队。这些小队是需要到荒郊野外去施工的。每个小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按照工作量的大小,每个小队可以有大约一百到二百人的编制,分很多班组。包括最重要的仪器组,解释组,测量组三大技术班组。整个小队的生产以仪器组为核心。听到这里,旭感到很自豪。
按专业分配二级单位。同学们有分到勘探科的,有分到研究所的,还有分到测量大队的,也有分到计算站的。旭学的是仪器专业,理所当然的分到了仪修站。是站长把他们领走的。站长是一个和气的中年人,显得年富力强,精明能干。
在仪修站又参加了很多次小规模的参观,培训,上机,在这里,旭见到了几位前届的师兄师姐。
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忙搬运东西。包括大线,小线,检波器,还能有机会练习焊接技术。仪修站院子里停放着两辆仪器车,几位有经验的操作员带领他们学习这种仪器的操作。他们见到了真正的仪器设备,无线电台等新奇的东西。总之,在这里的生活充实多了。旭对这里的一切很感兴趣,因为,他的工作与此息息相关。他现在就爱上了这份工作,他的工作热情也开始高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