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一商量,一家大小都乐哈哈的,特别是他老婆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他老婆的乐不单是过去担心他一人在外会有好多的苦处,还担心象他这样一年能寄一两万块钱回家、长得又周正的男人,老婆不在身边会不会养女人,会不会最后变成陈世美休妻。回来,所有的担心、猜疑没有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日子多好。再说,到哪里一年赚不到一两万块钱。
王三庆说干就干,他回南京辞了职,卷着铺盖回老家。然后以家里房子作抵押,贷了五十二万块钱,开起了三庆活鱼庄。开业的时候,城里到处都是三庆活鱼庄的传单,不仅街头发房地产售房传单的哥哥妹妹们帮着发,而且卖报纸的卖水果的阿姨伯伯们也帮着发,一天下来,省城没有一个大人不知道三庆活鱼庄的。
是人都有一个改不了的毛病,凡是新鲜玩意都想看上一看,新鲜吃食都想尝上一尝。省城的人也不能例外。开业的当天免费消费五十桌,酒席摆满五层楼以后,没地方摆,后来的人饭桌就都摆到河滩上,没想到这一摆,摆出了名堂,后来只要不涨水,很多人都喜欢三四家组织在一起带着老婆孩子到他店子里来,陪着孩子游泳,陪着孩子在沙滩上玩,游饱了玩厌了,在河边上摆上一桌,河风习习,酒饭飘香,酒足饭饱以后,一家人其乐融融、悠哉游哉地回去睡觉。
三庆活鱼庄把河滩利用上以后,规模不断扩大,从马路上看过去,河滩上一大片全是杉树皮做顶的棚子,春夏棚子四面敞着,能看见棚前棚后风摇柳摆,阳光高照,却灼不到人。秋冬四周钉上木板,密不透风,一盆炭火,二两小酒,温暖自在其中,碰到严寒天气,老板拿出滑板,客人可以到河上的冰面上溜冰,情趣盎然。因此,一年四季,生意没有淡季,全都是一个“旺”字。
车走了二十来分钟,走在一段正在修复不太平整的路上,谭河放慢车速,接着说道:“过了前面这个大弯,三庆活鱼庄就到了。”果然转过大弯,三庆活鱼庄就摆在眼前,清仁透过车窗,看着河滩上密密麻麻的棚子叹道:“好气派的鱼庄,叫鱼村都不为过。”
下了车,三庆活鱼庄主楼的仿古建筑吸引了清仁的眼球,看着桐油漆过深铜色的木板墙,看着桐油漆过落款是画家柳也,精雕细刻的小篆店名,清仁想这么个乡村野店能请动柳也这样的省内文化名人的大驾,也是一绝。
进了店,大家都不喜欢包间,都想到河滩上的棚子凉快去。穿着粉红色店装的服务员便一路拐弯抹角把他们带到取名叫做“长江”的棚子。春上天,河对岸的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