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主动请战(2 / 4)

明末烽火 水木四 3108 字 2021-06-07

架山遭受到了清军的突袭,崇祯辛辛苦苦积累了一年多的粮饷随之毁于一旦。

作为监军的张若麒镇守笔架山,却不去救笔架山,也不顾众军,他搭载着小船离开,那些围过来的明军就被船强行给辗压。有攀上来的,全被砍断了手。张若麒的败逃,更加令得军心涣散,明军才会赴海者无数。

明军因为没有粮食不得不突围撤退,本来是相议好共同突围的,可是没有想到大同总兵王朴这个胆小鬼最终还是害了十三万精锐,王朴的率先而逃,令得明军是争先恐后的逃跑,于是整个明军就是溃不成军的。

一整套的突围布置全都是化为了泡影,明军兵败如山倒。尤其是在海边被淹死的明军就有两万三千人!清军根本就不经受到明军多大的抵抗,明军只知逃啊逃的!他们还怎么和清军拼命呢

只有三万多残军随着吴三桂、王朴等一起逃回了宁远,王朴被崇祯下令给捉了起来。崇祯很是恼火,当初卢象升就屡次地说到王朴身为一镇重兵不堪重任。

可是崇祯却因王朴手中有重兵,不忍对他处罚,又任大同总兵已久,便一拖再拖,在屡次地不战而逃之中都没处罚他,现在这一次关键的松锦大战惹了大祸。

崇祯自是懊恼不已,他不由想起了卢象升,要是卢象升还在就好了!崇祯见到了张必武的奏章,他想起了张必武是卢象升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将领。

崇祯笑了,说:“好!好!张必武真是朕的股肱之臣啊!和朝中一帮碌碌无为的大臣就是不能相提并论!”此时坤兴公主就在身边,她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崇祯此时是在游玩中,他想要散散心的,王承恩等上这一份奏章就是自然是想讨崇祯的欢心了。

崇祯对于张必武主动请战很是赞赏的,因为举朝文武就没有一个能为他分忧,每一个人一谈到辽东的事都是怕得一声也不出了,就算是崇祯想要逼朝臣们赴辽东,可他们一个两个还是不愿意到辽东,参与辽东之事的。

辽东是一件棘手的事,朝臣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能躲就尽量躲开。所以谁要请战辽东,这是能大讨崇祯欢心的。

崇祯见到张必武的奏章,他非常地高兴,他在朝堂之上拿着张必武的奏章对着群臣说:“你们看看!看看啊!这才是我大明的忠臣!杨嗣昌……”说到杨嗣昌,崇祯心中是难受的,杨嗣昌一死,朝中的大臣不断地攻击杨嗣昌,这令得崇祯很是反感。

朝中的群臣除了门户之见,党同伐异之外,还懂得什么啊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地为国家着想,为国家担起责任的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