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多尔衮所说的,燕京城内,高起潜接到了一个人,他不断地点头呢!他知道该怎么做了,他首先要去找杨嗣昌。
分宾主坐定之后,高起潜先是闲话扯了一下,然后很自然地说到了深入畿辅的清军,不得不又扯到已经入驻昌平的卢象升。
高起潜说:“【注】阁老,你知道九老已经是进入到了昌平了吧九老兵锋所指,清军皆避其锋芒,不敢与其相抗!清军入塞已来,我军闻清军之名则是望风而逃,城不敢守,弃之而奔?ahref="http://www.nnlnt.com"target="_blank">www.nnlnt.com晌ǘ谰爬系木邮茄扒寰跃稣健!?br/>
【注】做官到内阁的高官,按明朝官场规则会被尊称为阁老。卢象升号九台,同辈或者是同等级的官,要不是就官低于其的,就尊称其为九老。学生是官场中自谦的一种称词,如下文中杨嗣昌的谦称为学生。
……………………
杨嗣昌捏着胡子,说:“这可好了!哈哈!九老一至,鞑子闻风而逃啊!”
高起潜话锋一转:“卢象升有一点不好!九老已经知晓了,议抚之事了,他可是反对的,而且主张议抚的人是欲除之而后快。”本是议和却说成是议抚,这是因为崇祯不想失去四海共主,大国之君的风范,他便把与满清议和说成了议抚,从而死要面子。
杨嗣昌不惊讶,因为与鞑子议和的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了,卢象升知道也是正常的。杨嗣昌却不能安宁了,因为他怕卢象升会对自己怎么不利,他也深知卢象升就是死脑筋,要是能开窍,切合主子的想法就好了。
高起潜见状不由一笑,心想:“杨嗣昌啊,我看你还不露出狐狸尾巴,你心里防着卢象升防得很呢!”
高起潜因此趁热打铁再拨动杨嗣昌的心,说道:“阁老,你知道外面议论的是什么啊说力主议和的人不是谁,正是阁老您啊!要不然怎么偷偷与满清接触的是阁老您的心腹陈新甲呢议抚卖国者理当处以极……”后面的那个“刑”字,特意不说出来,这样,杨嗣昌也会明白意思的。
杨嗣昌脸色数变,他知道高起潜意思是处死。高起潜见到杨嗣昌的表情变化,他就更有把握了。
高起潜便说:“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和九老说说,让他知道皇上的意思。让他不至于会一根脑筋僵到底!皇上已经派人去召九老进宫面圣了!当九老面圣结束之后,我们与他相见洽谈。毕竟我们都是皇上的臣子啊!当然是得按皇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