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功劳写到奏章里,呈交给兵部的时候,也交给崇祯。败英国、葡萄牙、荷兰,这是立下多大的功劳啊!
姜让知道崇祯是好大喜功的,他极要面子,有此大捷,迫使英国等番邦低头,长了多大的脸面啊!要是杀死张必武的话,必定被番邦耻笑杀功臣,赏罚不明。崇祯是不愿张必武真的通贼,要是真的写了张必武通贼,那说不定还会令崇祯不高兴。
姜让又怕因此会得罪张镜心,他新领总兵,不想得罪太多人,可又不能得罪江飞的后台王德化。姜让又十分地不爽江飞的嘴脸,他堂堂一个大镇的总兵却让江飞一个下属指使,有失他的脸面!姜让极想与江飞对着干。
姜让绞尽脑汁之下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此次张必武和韩润昌的通贼是计策,只是有失明军之威,有失朝廷体面,重罚韩润昌,张必武则是按广东之功,功过相抵。姜让把此意见也上了个奏章给崇祯,让皇上定夺。
他就好把一切责任推到是皇上圣裁,如此谁也不得罪,他对张必武有活命之恩,也能拉拢张必武了。
说来也巧,张镜心的奏章上呈给了崇祯帝,江飞的奏章并不是王德化出面相交的,由一个小太监上交的,名义上是大同镇的奏章。崇祯见到了两份奏章,都说张必武,怀疑之中时,又得姜让的奏章。崇祯想了想,觉得还是姜让的奏章所言合他心意便“准奏”。
似此,张必武就得逃大难。
……………………
张必武听闻了邓千总的话,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有想到在广东的时候,榆林镇这一边却是如此地的惊险,原来广东拼将一死为国家,却阴错阳差地救了自己的一条命啊!
张必武终于明白了他在见到韩润昌时,为什么韩润昌说他有武运,要不是此次广东之行,张必武立下大功,他这一次就死定了。张必武还真庆幸广东虎门与英国人的战斗参战还真是参战对了!保住了一条命啊!
邓千总说了:“必武啊,你要明白韩老大的一番心意啊!”张必武坚定地点头,说:“是的!我明白!千总大人,我想到军营里去了!我好久没见到我的一百弟兄了!我要与他们一同训练!”
邓千总颔首以对:“好吧!那你去吧!”张必武便和黄起一同去了,因为张必武知道他现在的本钱虽小,才一百人,可是他要依靠这一百人来起家,然后在明末变成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想要以这一百人为基础,创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张必武为此要对这一百人倾注许多的心血,让每个人以后都能成为大将,可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