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去死。”
张新民挂断手机,砰地摔在地上,用脚将手机踩成了碎片。
看着地上已经变成碎块的手机,张新民如同抽去了所有力气一般,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两手捂着脸,耸动着肩膀哭泣起来。
他出身农门,凭借自己的聪慧天资与刻苦用功的读书劲头,成为了他那个落后小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鸡窝里飞出了凤凰,从此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
走出校门,他凭借扎实的基本素质,迅速成为了企业的中坚技术人才,成了国家重点栽培的高级工程师,并获得了公费出国留学的资格。
原本,国家资助出国留学生的本意,是希望他们能从国外学一些先进技术,将国外的好东西带到国内。提高h国的科技水平与人才质量。
但有些失算的是,国家每年公费送到国外的留学生们,虽然人数有5000以上,但学成后回来的,能有三分之一就不错,大部分留学生都留恋那边的洋房别墅、薪资待遇或者民主制度,一去就不复返了,国家花在他们头上的钱,大部分算是打了水漂。
后期,国家在政策上做出了一些调整。有资格安排公费出国的留学生,多半是有家庭和子女的中青年工程师,这些人出国后,虽然也被国外的花花世界迷花了眼,但国内有那么多的牵挂,一去不回,实在对不住仍留在h国的家人,故而,留学归国的工程师比例提高了一些。
张新民公费留米的时候。已经结了婚,并且生育了一女。
那一年,女儿只有两岁。临走前,张新民将女儿抱在怀里亲了两口。对妻子道:“老婆,你放心,我在米国最多待两年,两年之后我要是还不回来。你就是给我戴绿帽子我都不怪你。”
“你啊,就知道乱说话。”妻子有些嗔怪地道。
……
但是,到了米国之后。原本只打算学完两年东西回国的张新民,整个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同时发生在物质与精神上两个方面。
物质上没什么好说的,h国与米国进行一项一项的比较其实没有什么必要,很多方面米国的物价较之于h国的确要低廉很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h国也有部分领域出现了赶超,总体而言,互有优劣。
故而在物质上,张新民也不是特别羡慕米国的生活,以他的工资水平,在h国,也能过上同样优渥的生活。
但在精神上,发生了巨大改变。
众所周知,不管是h国还是米国,都有一套治理国家维持国家运转的制度,h国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