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超级CPU(1 / 4)

宅在随身空间 明渐 3153 字 2021-07-09

对于cpu而言,决定其性能的,是cpu内部微型晶体管的数量,几亿个晶体管中,又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储存单元。这三个单元就像工厂里的一道流水线,当0101这些数据原料进入生产线后,作为一种指令,会被分配到控制单元进行调配,再送到逻辑单元进行进行加工,形成成品,最后被存储到存储单元中等待释放。

cpu的运算速度,就和这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有关,专业名词叫做三个指标:频率、工作电压和总线宽度,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频率越高,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数越多。

工作电压决定散热性,同样的cpu,耗电量越高者,寿命越短,但性能相反。

总线宽度就和所谓的内存有关了,2g,4g,8g,宽度越大,能访问的内存越多,速度就越快。

还有硬盘,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cpu、内存、显卡等硬件的性能,每隔两年都会有一次飞跃性的发展。硬盘技术却相对落后,制约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传统的机械扫描硬盘的读写速度,现远远跟不上软件数据处理需求。于是,近些年提出了固态硬盘的概念。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极快,几乎是机械硬盘的几十倍、上百倍!体积小、重量轻、没有噪音,存储容量有64g、128g、300g不等,据说国外某公司已经做出1tb超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了。

不过固态硬盘的缺点是容量小、价格高,不比动不动就500g、1tb大小的传统硬盘。单说价格,同样存储容量的500g传统硬盘与固态硬盘,传统硬盘大概250元就能买到,固态硬盘的价格至少得2000以上,价格差距接近10倍。

天明不太了解上面的知识,但他知道,性能肯定是和做工精细程度有关的。英特尔公司的core8系列cpu。做工已经达到了18nm!而原子的直径也就0.1个纳米几乎是在对原子进行排列组合了,这种做工的cpu性能,几乎达到了工业发展的极限。

来到一间没几个人的实验室。将门反锁,在乔局长、蓝洛、幕叶、叶小白等人的注视下,天明开始加工cpu了。

用神识感知cpu的内部结构做工的硅芯片的内部,密密麻麻排列了8.2亿个微型晶体管,天明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晶体管的数目增加,并按同样的规律排列。

这种规律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片稀疏的树林里,栽上更多的大树就行,并排列整齐。

要对这么庞大数量的晶体管进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