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穿着改了样式的鬼子冬装,手里拿着的虽然多是自家兵工厂的武器,但是子弹却是从鬼子那边抢夺来了的居多。
再看看那些新发展起来的游击队跟民兵。随着一次次的战斗,民兵们也积攒了丰富的伏击经验,手里的武器也是轮番的更换。
最初还有扛着红缨枪的呢,现在早换成了三八大盖。当然,红缨枪也是每次都带着,似乎成了习惯。
红缨枪好东西啊,尤其是那些硬杆子的红缨枪,完全可以拿来当扁担用,也能拿来当担架的抬杠,更是能在伏击冲锋的时候,跟鬼子打白刃战。
一寸长一寸强,这不是白说的!两米多到三米多长的红缨枪,对上两米不到的三八大盖,咱就是沾光!
小鬼子就甘愿被一次次的打伏击?自然是不情愿啊!所以小鬼子就修路,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修了东西南三条公路,都能到沁源县城。
小鬼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调动汽车,利用公路,进行大规模的运送。
必要时,会在车队里面混入拉满士兵的装甲卡车。鬼子也跟八路学会了改装卡车。
就是简单的在车斗四周用钢板加一层装甲,外面罩上帆布篷子,里面藏鬼子兵。
最初的时候,这个办法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决死一纵的某个营上了当,抵近车队的士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也幸亏决死一纵也装备了半自动跟大量的毛瑟手枪,这才在近战中艰难的取得了胜利。
不过,自身也付出了几十个伤亡。毕竟,小鬼子一下子出现了一百多,围住了一个连的士兵呢。
后来有了防备,就让沿途的游击队密切关注鬼子的车队,甚至还用小当量的地雷阻断鬼子的行进路线,便于在隐蔽处观察。
当然,最厉害的措施,就是在伏击结束后,前去查看战果的战士,分成了突击组跟掩护组。
突击组端着步枪,上着刺刀,仔细检查车辆。掩护组,端着霰弹枪。冲锋枪、半自动甚至班用机枪这些火力强大的武器,在距离车队两侧二十几米的地方进行掩护。
一旦鬼子有隐匿的装甲车辆混在其中,这些掩护组,能毫不费力的把车斗子里藏着的鬼子给打死在车里面。
太岳区,某个隐秘的山洞中,旅部的首长们聚集在这里开会。山洞中居然有电灯在照亮,这是从鬼子那边缴获的发电机在工作。
虽然是烧汽油的发电机,但是给几盏白织灯照亮已经足够了。
“瞎子,给九尾狐的礼物送到了吧?”旅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