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用机枪下发,然后每个班的掷弹筒兵,也得到了大量的掷弹筒榴弹的补充,让他们可以在战斗中多开那么十几炮。
掷弹筒组带走了足够多的榴弹,普通的战士们背后也是背满了的手榴弹,这个是咱们的常规重武器,必须多带。看样子,一个战士背后至少有8个手榴弹,最多的得有十几个。就这样也没有发完,旅部还存留了一大部分,只能留下来作为备战储备。
…
接下来就是给每个排的霰弹炮组换装新的霰弹炮。所谓的新的霰弹炮,就是增加了排着5发炮弹的一个弹排,前面还有护盾的那一款。这样的霰弹炮,炮手安全不说,轰完一炮,拉开炮闩,退出弹壳,随手一拍就把新的炮弹拍进炮膛。
而根据386旅跟众多的用这款霰弹炮的战斗单位反应,基本上一次伏击战,一个弹排的5发炮弹都打不完就能结束战斗。当然,如果敌人多,打完五发,基本上也就是上去刺刀见红了。
好吧,胡长义其实对于当初搞出这个弹排结构的那位军工人还是很满意的。他没有机会亲临战场,可是想象一下:一门炮守在高处,下面是鬼子的行军队伍,然后轰轰的开炮,基本上间隔两秒钟就能轰出一片死亡弹幕……这谁顶的住啊。
于是,这种霰弹炮,就在部队中开始逐步的替换原先的那些老炮。老炮替换下来,要么给当地的民兵游击队用,要么返厂改装一下。总之,这种以老掉牙的大抬枪为蓝本,被胡长义跟众多的军工人员逐步研究改进的霰弹炮,已经是主力部队必不可少的一个近战武器跟伏击利器。
嗯,严格说起来,这个霰弹炮,更像是一个人为操控的,射程更远的定向雷。虽然丑了点,还有些四不像的意思,但是能杀鬼子就是好武器么。
新七旅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完成最终的换装过程。换装结束后,就是适应训练,让战士们适应自己的新武器跟新的战法,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进一步提高战斗力。好消息是,现在小鬼子根本就没工夫或者没有能力出来跟八路打,八路这边有时间。
有时间了,就可以继续进行训练,继续整顿队伍,继续搞生产,继续为下一次的反扫荡积蓄力量。
战争,在持续的阶段,其实就是双方在蓄力,在储备能量,然后就是释放大招,看谁更高一筹了。
129师,现在有10个旅级单位,如果不出意外,将来还会增加,乃至到最后二十多万部队的庞大军力。这些,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发展壮大起来的。
新七旅这边,完成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