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凛冬(2 / 3)

我来做明帝 九悟 2222 字 2021-07-26

,不用。今天我不出工。城门已经封了。没有货物从城外进来。”

“啊?”陈二娘心里发慌。

于有金知道,感同身受。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但鞑子来了,他的活计就越来越少。昨天门就彻底封了。没有活做了。问道:“二娘,家里还有多少米?”

陈二娘大哭道:“没了。没了啊。这几天金哥你拿回的钱少,城里的米价已经涨到一两二钱银子一石…呜呜…”

鞑子就在城外,她一家子是可能死。没有饭吃,是真的要死!

于有金惭愧的低下头。

这时,忽而听到城里的钟声响起来。住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在五更天时的钟声是什么意思:早朝!

而这钟声于百姓而言,基本和公鸡打鸣差不多。夜晚要过去了!新的一天到来。

且说,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清晨,当今天子难得一见要早朝。昨天下午建奴兵临城,便有通政司全部传达到。

清晨五点时分,随着午门上悠扬的钟声响起。在午门外的等候上朝的文臣、勋戚们一一的从朝房里出来。

这里额外说一句,虽然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狠人,早晨定在早上五点开始,还不耽搁7点钟各衙门上班。而且风雨无阻。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大明朝的衮衮诸公不可能在皇城外喝西北风,挨露水。

午门之外是尚宝司、中书科、六科直房等。大佬们,百官们便是在值房里等候。而这百年来的惯例,各有各的“地盘”。绝不会去错。

这个时候绝不会有官员去串门。大佬们在这个点都很疲倦,没有人有心思和你搞什么勾兑。

文左武右。

文臣之首便是两个阁臣:钱龙锡、成基命。

其后是九卿:吏部天官王永光,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王洽,礼部尚书何如宠,工部尚书张凤翔,刑部尚书乔允升。左都御史曹于汴,大理卿康新民,通政使周延儒(以礼部尚书掌通政司事)。

武臣之首枢相:孙承宗、李邦华。

其后便是大明朝的武勋们: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总督京营襄城伯李守锜,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冉兴让,诚意伯刘孔昭,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嘉定伯周奎,左都督田弘遇等。

群臣从午门中而入,过金水桥,并没有如往日早朝一般在承天门前列队等候上朝,而是继续前行,去往皇极殿中。

这是大朝!

皇极殿原为“奉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