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回龙村民那里,得知韩安康擅长针灸跟推拿。就连目前,很难治愈的三高症,回龙村的老人都不存在这种症状,这让孔孝节很是好奇。
对孔孝节这种退体不退业的老中医,韩安康还是很尊敬的道:“行,那我在村里这段时间,就再当一回村医了。要不,今天我就上班如何?”
孔孝节对此自然没意见,笑着道:“当然!这些病人,能得到你这个国手出诊,是他们的运气。说起来,最近来医院就诊的病人,还真的有点多啊!”
本身就是为了方便回龙村民看病,才修建起来的村诊所。结果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反倒将镇医院的生意,也抢了不少,这还是有意控制消息的结果。
如果有人将这家村级医院的情况传出去,只怕远一些地方的病人,也会跑到这里求医。目前村医院的二十几个病房,几乎都快住满了求医问药的百姓。
虽然都不是什么大病,可有些病还是不便离开。围绕着这间医院,居住在附近的几户村民,也有些经济头脑,开起了餐馆跟小旅舍,方便病人家属吃饭跟住宿。
尽管收费很便宜,可对这几户百姓而言,也是额外的一个收入。而这次回来,韩安康也发现,他改善了村子的环境,却没给村子创造什么就业的机会。
以至现在的回龙村,尽管环境跟都市的小区有一比。但年青人,大多都跑去外地赚钱。真正留在村子的,更多还是那些老人跟小孩。
只有过年的时候,回龙村才会变得热闹一些。而这自然不是韩安康想要看到的情况,所以这次回来,他也打算替村里创造一些就业的机会。
都说靠山吃山,回龙村尽管处在长白山脚。可随着国家出台封山育林的政策,村民除了从地里刨食,能从山里获取到的财富真的很少。
清楚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道理的韩安康。也觉得,只要能让村民改善一下生活,他多付出一些都没什么问题。至少此次回来,他没看到村民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原本担心宽裕的条件,会让村民养成不好的风气。可此次回来,在村里转了一圈的韩安康,发现村民的心态比以前更自信,却并没出现什么好吃懒做的情况。
那怕依靠医院小赚了点钱的村民,收费的价格,都是比较公道。连那些来此求医的医患家属,都觉得这是他们带亲人治病,花费最少的一次。
随着韩安康换上医生服,在孔孝节的带领下,来到这些住院治疗的病人病房。不少病患,似乎都听说过韩安康的名气,对其替他们治病,自然是满心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