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是国家公布的的第一批促进产业转型城市,因为秦都是多年的煤炭大市,煤炭产业一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占到了GDP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虽然就目前来说,煤炭资源尚谈不到枯竭那一步,但是谁都知道那是迟早的事情,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府,必须要尽早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从省到市,谈产业转型也已经多年,但是拿什么转型?怎么来转型?
秦都几乎没有其他产业基础,无论是人才资源还是技术资源都是一片空白,典型的靠煤而生的城市,大大小小的煤矿,以及依托煤矿而生的工人和家属,再加上为这些煤矿和职工、家属服务的服务业,构成了秦都的经济。
就目前来说,秦都的财政状况还算不错,但是本届省委省政府已经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也许本届甚至下一届党委政府期间这个危机都还不会爆发,但是十年后这个潜在危机就会变成真正的现实危机了。
朱凤厚作为被省委省政府视为改革派头号大将安排到秦都,就有着这份意图在里边。
周远望和王云祥都专门单独和其谈过话,重点就是要谈秦都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如何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谋划更大的发展,按照周远望和王云祥给朱凤厚的期望,五年内,希望秦都的煤炭产业在GDP中比重降到百分之五十五,十年内降到百分之四十,这就是省委省政府的目标期望值。
康广量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他没想到秦都的产业转型首先就瞄准了战略新兴产业,而沙正阳居然还真的开出了一剂药方,这立即勾起了他极大兴趣。
“正阳,你的意思是说秦都产业转型可以在新能源产业上做文章?嗯,太阳能和风能,你觉得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康广量开始认真思考这个可能性。
作为担任过涪岗市高官的领导,他的眼界见识自然不会差,新能源产业刚刚起步,其中很大程度和硅产业有着密切关联,而多晶硅产业对电力需求很大,同时初期投入巨大,技术上也有特殊要求,秦都能行么?
前两者都相对简单,秦都本身就是煤炭富集所在,电力现在也出现过剩迹象,资本投入这个问题,如果要让政府来投入有些不太符合当下国退民进的战略,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就是技术问题了,秦都这类城市谈不上什么技术人才资源,如果要培育发展这类产业,恐怕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了。
“这是我的一个设想,当然这里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搞清楚,估计如果真的要推进,也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所以现在还只能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