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十八节 看上去很美和梦想成真(2 / 4)

还看今朝 瑞根 3116 字 2021-07-02

和中石化,说不准就在那个环节被卡住了,一旦拖延,也许就没有机会了。

尤万刚觉得自己在长河集团很好的扮演了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角色,所以他很自豪,但是在自己走后,长河集团并未因此而止步,甚至动作力度还更大。

像这第二步的收购奥尔斯克炼油厂,当初就曾经谈起过,但是当时觉得时机尚不成熟,没想到也才几个月,长河集团就已经推进到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了。

而自己到中石化这边来了两个月,干了什么?除了调研外,还拿出了什么真正有实际价值意义的举措来?没有。

这也是尤万刚感到最憋闷同时又压力山大的主因,因为长河集团已经从昔日自己掌舵的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自己现在执掌企业的有力竞争者,虽然他也认为短期内长河集团并不具备挑战中石化的实力,但是你看到它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看到他们那一帮人表现出来的蓬勃活力和磅礴激情,尤万刚是真的打心眼里发慌。

这就是一个人带来整个团队的变化,而且这个人还并非是一个团队班子中的主要成员,这就相当难得了。

“这么说,你们已经说服了汉川省委省政府,要启动这一计划了?”尤万刚内心也还是有些羡慕的,“这个收购计划一旦成功,是不是也要和哈国方面进行交易?”

换了别人,沙正阳是不愿意和对方谈这些涉及商业秘密的事项的,但是尤万刚不一样。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初的实际决策者,长河集团对他来说没有秘密,甚至连后续的计划尤万刚也很清楚。

再说了,以尤万刚的党性,他也不可能这种事情上出什么幺蛾子,而且真正和长河集团在哈国有实质性的竞争可能的还是中石油,还轮不到中石化。

“尤总,内里的目的和意义您很清楚才对,拿下奥尔斯克炼油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争夺哈国未来在里海沿岸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权,哈国的炼油能力不足,我们才会和他们签这个协议,如果不拿下奥尔斯克炼油厂,那我们长河集团要么就要替他们建一座炼油厂,要么就要帮他们提升他们既有炼油厂的加工能力,权衡一下,收购奥尔斯克炼油厂是最划算的,也是哈国方面最乐于见到的,毕竟作为继承了前苏联的俄罗斯的资产如果能够为哈国方面所获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企业资产了,甚至也包含了一种民族的荣耀自豪感吧。”

沙正阳把人性想得很透彻,这些因素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没太大意义,但是哈国人的民族感情来说却不一样,尤其是来负责这项工作的哈国政府官员,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