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下高丽国这座大宝库之前,李家军居然衣食无忧,这是何等了得的本事?
这种人,左子光是打心眼里佩服并尊重的!
至于王大虎,其实和左子光属于气味相投的同一类人,甚至,王大虎更加的心硬手毒。
由于王大虎以前当狱卒的经历,手底下又有一帮穷儿郎需要帮衬着家用,逼着他必须狠狠折腾关进牢里的犯罪官员们。哪怕是石头缝里,也必须榨出一滩油来,不然的话,王字要倒着写。
左子光也撮了一把花生米,慢慢吞吞的塞进嘴里,心里却琢磨着一件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中易也有个坏毛病,他总爱在打仗之前,计算清楚利益上的得失。如果,可能抢到的收益,远远低于付出的代价,这种仗李中易是尽量不去考虑的。
作为李中易派来负责秘密细作事务的负责人之一,左子光心里非常清楚李家军的利益滚动链条。
李中易算清楚得失,带兵出去抢劫,抢回来的东西,除了现场瓜分的一小部分之外,其余的都交给黄景胜去打理。
黄景胜利用做买卖和开钱庄的优势,只要李中易拨来的钱过来了他手,便会翻着倍的往上涨利润。
每月的利润之中,总有占据一定比例的银钱,被优先送到李家军的优抚家属手上。
李中易曾经多次说过,只有没了后顾之忧,三军将士才会真正的替你卖命,左子光对此深以为然。
左子光私下里算过一本帐,以李家军对待阵亡或是重伤残将士们的超高抚恤标准,尽管黄胜和很会赚钱,可是,只要打几次阵亡将士超过万人的大败仗,李中易马上就会破产。
客观的说,只要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没人是傻瓜,都算得出那本帐。
也正因为如此,三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豁出命去也要打胜仗,绝不能打败仗。
道理是明摆着的,李中易坏了大事破了产,大家的后路就全没有了。
试问,谁没有父母兄弟妻儿子女要养活?
如果李中易知道左子光现在的想法,一定会大加赞赏,并且,会掐头去尾改头换面的举出实实在在的例子。
某国某朝的屁民们,哪怕是拿着高工资奖金的白领金领们,依然是人心惶惶,觉得负担过重,担心有朝一日变成房奴、卡奴、债奴。
说白了,这便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现实体现。偶然所得再高,也远不如解决读书难、看病难、以及住房难等诸多福利的巨大诱惑力。
想当初,威震西疆的王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