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抑武的心思。
到了世宗朝,先帝更是格外的优遇宰相,礼法上的规矩格外能够道尽其中三昧:宰相者,礼绝百僚,面君有座。
如果,李中易只是领兵大将的身份,仅仅身边携带女子这一条,便可让他身败名裂。
可问题是,李中易乃是正儿八经的先帝托孤抑武的制约手段,到了李中易这个通吃政军两界的两栖巨头身上,反成了可笑的大BUG,实在是世事难料啊。
此时的高丽国王宫内,赶来勤王的将领们从满月台下登上高阶,聚集于正殿之中,正吵闹个不休。
身为高丽新王的王伷,虽然高坐于王座之上,却被聚集在面前的一大群勤王将领们,吵得头晕脑涨,没有片刻的安宁。
王伷,字长民,他是高丽国主王昭的嫡长子,母为大穆王后皇甫氏。
此前,王昭被李中易软硬兼施的弄去了开封常驻之后,原本安排的是王昭的胞弟王贞监国,由金子南掌握实权秉政。
可是,由于李中易的需索过甚,令高丽人苦不堪言。于是,不堪被压迫的高丽国豪族和权贵们,暗中勾结在了一起,利用金子南去郊外别庄偷会贵妇的漏洞,联络了高丽六军中的“正义”将领,一举反正成功,并拥立王伷为新主。
自从王伷登位之后,就没有过上一天的舒心日子,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赶走了金子南,又断了个李中易的供奉,以李中易的贪婪成性,岂有不报复之理?
可问题是,金子南虽然是个混球,却是个胆子惜命的家伙,由于担心军队不稳,金子南刻意在高丽六军二卫之中,叠床架屋的安排了好些级别相同,却又互不统属的各级将领。
高丽豪族和权贵们的造反很成功,不仅宰了王贞,更赶走了金子南。
反正的义举十分顺利,可是,权力分配的时候,由于将领们此前互不统属,就面临了谁主谁从的分赃难题。
王伷为了坐稳王位,更为了保住小命,索性下诏,命各地的豪族带兵进开京勤王。
这本是王伷的一招妙棋,十分有利于稀释六军二卫诸将的兵权,而且理由光明正大,令人无法反驳。
谁曾想,地方上的豪族们蠢蠢欲动,都想从全新的体系之中分一杯羹。
在李中易故意按兵不动的放纵之下,高丽各地豪族们以为有机可乘,或许也是想抱团取暖,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聚集了三十万兵马,进入了开京。
俗话说得好,人少好分钱,人多好过年!
古语又云: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