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公事厅里略微待了半个时辰,便起身出门,打道回开封府衙。
开封府衙的手上,虽然没有一名禁军,毕竟还有一万多,负责城内治安的左右军巡院的军汉,再怎么也比范质只手遮天的政事堂,要安全许多。
刘金山得知靠山回来了,急忙来迎,见面行礼之后,他小声说:“东翁,开平郡王府的小衙内来得很早,在下一直陪他在政厅内说话。”
李中易眨了眨眼,问刘金山:“可知他的来意?”
李安国那小子,要找李中易,一般都只会直接去相府,这一次却找到府衙来了,恐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李中易对李安国那个纨绔衙内的脾气,十分了解,那绝对不是个好货。这家伙除了不敢杀人放火,当街抢美女之外,偷鸡摸狗、惹事生非的各种小毛病一直不断,令历任开封知府,都十分头疼。
“来这么早,一定没吃早饭吧,呵呵,好茶,好点心伺候着。”李中易含笑吩咐刘金山。
刘金山当即会意,自家相公这显然是要,晾一晾李安国那个坏胚子。
等李中易在三堂内坐定之后,刘金山应付好了李安国,也跟了过来。
“东翁,开封州试一直在筹备之中,可耽误不得。您前段时日,远至大名府,在下大着胆子,擅自安排了贡院内的一些事务,这是条陈,请您过目。”刘金山有些忐忑不安,他擅自做了主,天知道李中易会怎么想?
谁料,李中易压根就没有看刘金山递来的条陈,摆了摆手说:“能者多劳,州试的事务,就全交给你去办。”
刘金山担心了好几天,等来的却是这个结果,不由楞在了当场。
李中易微微一笑,有些惊世骇俗的心里话,他没打算露底给刘金山。
比如说,李中易一直有个朝思暮想的念头,那就是废除独尊儒术。只是,实力不济,火候没到,李中易不敢宣诸于口罢了。
祖龙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的历代统治者,为了江山万代永固,又在儒门学说,随意的添加了许多私货。
儒术,有精华,更有糟粕。李中易并不想,也不愿意彻底否定儒术,例如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非但不该抛弃,反而必须大力的弘扬。
只是,只让儒生参加科举,辩证的看,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李中易打算在科举之中,添加上自己的东西,比如说,让工科生(工匠)、精通商业的商人,都有考试做官的机会?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建立起鼓励开拓创新的全新体系,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