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枢密副使(3 / 3)

逍遥侯 大司空 2142 字 2021-07-02

,但凡军国大事,枢密副使都有资格参与讨论,并发表个人的意见。

晚唐的惯例,政事堂和枢密院合称两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乃是真宰相,权摄百僚,掌管民事。

参知政事虽然有资格参与国家大事,可是,并无轮值宫中,掌印签押的资格,其地位实际上,还不如手握局部军权的枢密副使。

这其中的奥妙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郭威,郭雀儿靠可不是士大夫得的天下,而是他手下的数万精锐将士。

正因为如此,大周朝建立之后,从郭威开始,都异常重视枢密院的掌军之权。

按照朝廷的规矩,凡是指挥以上编制的禁军调动,必须政事堂的宰相、枢密使以及两位枢密副使,四人以上同时签押用印,才是正经的军令。

换句话说,一旦李中易当上了枢密副使,他固然无权提拔谁当大将,可是,却有资格拒绝签押,从而坏了别人的好事。

这就叫作成事不足,败事却有余!

枢密副使,对于调动禁军兵马,提拔军中重将的话语权,比参知政事强出去太多!

李中易暗暗叹息不已,柴荣不愧是一代雄主,恩威并施的帝王心术,运用得异常娴熟,让人无话可说!(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