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如今董卓势大难敌,非如此不能将之消弱,而盟主众人也是为国筹谋,也希望使君能够勉为其难,先代行天子之权。若使君实在不愿名望受损,也可先不进位称帝,代天子执掌尚书事,承制封拜天下英豪,号召讨贼,也未尝不可啊!”
“呵呵,果然都是国之栋梁,确实能够考虑的如此周到,也为我刘虞考虑的极为详尽,倒是要好生的谢谢众人了。”
张崎见刘虞话说的客气,可是这话中的语气让他觉得有些不舒服。
只是他此行是受人之托,自然要忠人之事,等着刘虞的答复。
“张崎你也是知道这天下动荡不堪,然而这天下动荡不安的原因或许在你等人看来,便是有了祸国殃民的董卓,可是在我看来,董卓能够如此,并非仅仅是他个人的缘故。实则是这个世道人心丧乱,就如袁绍这等四世三公之后也是想着升官封位,只求个人的名望,却是不知道他可还记得这天子是何,天道伦常,君臣之别,早就没有了,在尔等人眼中看到的只是你们如何谋求个人利益和好处,实现你们那些野心的计较。”
“或许袁盟主之前号召天下讨董,他并不是恨董卓祸乱朝纲,傀儡天子,他应该是恨为何居然一介西凉武夫竟能染指这等权力,而不是他这样的人物呢?”
说到此时的刘虞眼见的义愤填膺不能自已。
从董卓入洛阳以后,刘虞自是能够知道天子在洛阳的处境,他身为汉室宗亲,对于大汉之危如何能够不感同身受,然而他身在幽州,即便心有余却始终力不能及。
后来得闻天下诸侯奋起讨伐董卓,他自是心中大喜,不过他当然知道自己不善军事,而幽州本就遭受了张纯等叛乱之后,尚未恢复,故而他不能亲自前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和公孙瓒早就不和以至于成仇,他却也能够耐得下心,去全力的支持公孙瓒南下参与诸侯的会盟,钱粮辎重,无一不供应。
可惜,最终诸侯会盟竟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而今竟然只是他原本就没有考虑过的张放冒了头,顶在河东那里,和董卓隔河相对。
当初张放南下时,倒是来过蓟城一趟,不过是说了下当时南下和匈奴之间的纠葛,不想这个小子便在那数十万的联军阵前,几番显名。
相比张放和许多所谓的联军诸将,刘虞自是更看不上这些太守刺史。
而今面对着代表袁绍他们来的使者张崎,在听够了来人的说辞,刘虞这老好人也是忍不住心中久久压抑的愤懑而喝骂了出来,当然即便是这个样子下的他,竟然也是骂人不带脏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