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上谷轶事(2 / 4)

非典型汉末 无心枫 3047 字 2021-06-07

太史慈知道,他只要做好他自己就可以了。

义之所在,本就是如此。

随着洽谈会的召开,来往于上谷的人流更见密集,为了保证会议的正常安全进行,太史慈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不过这样充实的日子,倒是让太史慈觉得很是满足。

在这里和他以往那些官场的经历多有不同,这里更显得有奔头,而同时,也让太史慈不会觉得有屈才的想法,毕竟在哪儿干不是干,推却了孔北海的都尉,他这里不仅得到了都尉之职,可是在如今张放出外的情况下,这个都尉却是要比青州的那些个都尉更让他舒畅些,因为这里都算是他的自留地,可以让他自由的去发挥。

这样没有掣肘,可以任自己施为的感觉,自然是好的。

当然,此时的太史慈,也未尝不想和张放一同南下去匈奴那边去看看,他也希望能够驰骋沙场,纵马狂奔,不过太史慈知道他这里的责任也一样重大,上谷这里已经是他们的根基,虽然他们不说,可是有了上谷,才有了他们如今的一切,这点是确定的。

——————

蹋顿自从到了上谷之后,觉得这里发生的一切,让他有些不是很明白。

作为和张四海有过接触的乌桓人,他知道,这位当初的使者,是个商人,不过这个商人倒是和他接触过的那些商人有着很多的不同,尤其是现在身在上谷的张四海。

在蹋顿的眼里,这个人似乎都不像是一个商人,只因为通过和张四海的接触,蹋顿发现,这人基本上不怎么重视钱财。

没有和人锱铢必究的精神,也没有和人斤斤计较的繁琐,在旁人看来,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好相处的,当然蹋顿也没有觉得现在的张四海有什么不好相处的,不过蹋顿还是觉得,现在的他与张四海之间,很是有些距离。

这种距离,蹋顿自觉是因为自己有些无法理解张四海,这才有的,而不是其他。

蹋顿虽然和汉人接触的不是很多,不过有丘力居这位老大人的时时提点,也不是无知之人。

虽然和张四海没有太多的接触,可是蹋顿倒是觉得这位本身是位商人的人物,总是干着和他不怎么相干的事情。

前次是出使乌桓,这次又是大费周章的做起来这个洽谈会的主意。

所为何来呢?

蹋顿不明白。

不过行走在上谷的市面上,蹋顿倒是有了些明悟。

不管是南来的汉人,又或者是从周遭走来的各个部族的人,若是去掉了穿附的衣冠,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有吃喝拉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