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梁州三年成(2 / 3)

水浒大奸雄 赵小闲 2578 字 2021-06-07

进就是一个雄主,一个气吞天下,横扫六合的雄主,有这样的主公在,黄文炳怎能不起心思?再说,梁山明显地武将众多,可治理州县的文官却没有几人,这让黄文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是时文彬的出现,让黄文炳心头一沉,时文彬可是大宋的文官,没想到这时文彬居然有如此决断,放弃了自己的县令位置,直接投靠了梁山,这真是不可思议。看来天下的能人异士,已经察觉到了梁山的勃勃生机,这对于黄文炳个人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黄文炳在时文彬出任梁州城知县后,便一直注视着这位进士出身,前任郓城县的正牌知县。时文彬没有让黄文炳失望,梁州城在时文彬的手中,就像是涓涓细流一般,看似波澜不惊,但一天天地潜移默化,居然赶上淡水县来。

这个结果让黄文炳心中震惊,说起来,淡水县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了淡水县比梁州城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自梁州创建以来,淡水县便接纳了来自梁山泊的一大半流民,这个结果,甚至一度让梁山的资源大部分都倾斜到淡水县身上。但是,自从时文彬来到梁州城后,事情有了变化。

商贸,时文彬来到梁州城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商贸,梁州城成了一个大港口,每日商船云集,南来北往的客商,让梁州城飞速地繁荣起来,已经可以媲美一峡之隔的福州城。这个结果让黄文炳不得不佩服,但黄文炳也毫不示弱,既然你时文彬将梁州城定位为商贸重镇,那我黄文炳就将淡水县定位为梁州的行政中心。

这个决定,让黄文炳将极大地力气花费在民生上来,如此一来,淡水县便飞速地开拓起荒地来。流民,荒地,屯田,这三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仅仅只是流民,就连居住于高山之上的番民,也开始走下山来,融入到这股拓荒浪潮之中。

不管怎么说,对于老百姓来说,土地才是他们最渴望的,而梁山颁布的《宅地法》,则彻底地引爆了整个梁州。

黄文炳看着淡水县日渐众多的人口,便知道,自己要比时文彬领先一步。果不其然,三年来,移民到梁州的二十万流民,淡水县就占了十三万,梁州城只有五万,至于盐城县,则只有区区的二万,这个结果,让黄文炳暗自得意。

近来,有一个消息,让黄文炳更是喜出望外。许贯忠要离开梁州了,这个消息怎能不让黄文炳雀跃?许贯忠离开梁州,那谁来接任梁州知府?黄文炳想来想去,除了自己,似乎没有其他人了。

黄文炳的想法不足为奇,如今梁州日渐兴旺,可以说,对岸的福建路都不如现在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