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棒,平生只好结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无不接纳,尽力资助,视金似土,济人之急,扶人之困,闻名山东、河北,人都称他及时雨。
这及时雨宋江,虽说只是个押司,但心有壮志,常自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又云:“他日若遂凌云志,收取燕云十六州!”
由此可见,这宋江志向远大,只是让人惋惜的是,如今只能栖身郓城县做一刀笔小吏,造化如此弄人,让人叹息。
近来梁山泊的声势越发地大涨,这让宋江心中的欲|望,犹如野草一般地疯长起来。自家已经年及三旬,若是如此混迹下去,恐怕连个七品知县都混不上。而这九纹龙史进,近年来声名传四海,梁山泊也越来越壮大,有如此本钱,一旦朝廷招安,之前的十节度使就是前例,这让宋江似乎看到了另外的一条路。
郓城靠近梁山泊,对于梁山泊这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宋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托塔天王晁盖,本是一个小小的保正,如今江湖之上,谁不知道晁天王之名。再说那智多星吴用,原来只是个穷学究,如今倒成了天下闻名的梁山军师,至于阮氏三雄,三个穷打渔的,现如今也混得风生水起,成了梁山泊的水军头领,自领一军,江湖之上,谁不称赞阮氏三雄是条好汉?
如此对比之下,宋江的内心就像是着火了一般,这野火怎么也熄灭不了了?
宋江这一动心思,倒让郓城县内的另一个好汉看在了眼里,这位好汉乃是郓城县的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人都称他美髯公。一身好武艺,弯弓能射虎,提剑可诛龙,最是仗义疏财。
这朱仝与宋江最是交好,见得宋江近段时间,有些神思不定,随即邀请宋江出来吃酒。这顿酒食吃过三巡,朱仝开口问道。
“公明哥哥,近日来为何如此神魂失守?”
宋江听了,看了朱仝一眼,叹气道。
“贤弟,说来也不怕你笑。想我宋江,也不是凡夫俗子,可如今只做得一个小小的押司,今生恐怕连一个知县都做不上了。”
这话让朱仝一愣,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说道。
“公明哥哥莫要伤心,如今朝廷奸臣当道,贤良隐遁,也怪不得哥哥啊。”
宋江这时连饮三杯,脸色一红,酒劲上来,气愤道。
“如今朝廷,昏庸不堪,闭塞贤路,如我等这样的才华,只能做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