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应该不是灌水 二(2 / 5)

从头一越 司马伦和 183 字 2021-06-10

犯罪分子……那么该有哪些人引咎辞职,你们自己想吧!

层层高压下来,整个申城都风声鹤唳起来,甚至那些在街上喜欢把纹身都露出来人的,都收到了风,赶忙穿上了长袖,躲回了家。

而作为市局一把手,胡高正所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多的话我也不说了!”想象中的暴风骤雨并没有来,看到人到齐了,胡高正直接说道:“三天,我只要结果,我辞职报告已经写好了,三天之后的现在还没有结果,我就会引咎辞职……至于你们怎么办,我想我这个申城市警察局的局长还是有办法的!”

甚至说话间还有少见的平和,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众人感觉杀气凛然。

“是,保证完成任务!”

胡高正决定这三天就把办公地点搬到专案组了。为什么?因为这次枪-击案的死者是7.13专案的关系人之一,而本该被狙击的人也是专案组马上就要问询的人,完全可以把两个案子合成一个来查,本来精兵强将的专案组又进来了几个专家。

这些专家平时虽然也参与国内安全事务,但却可能是华夏最大和最活跃的外交、情报机构。而之所以他们也会参与进来,就是因为涉案枪支很可能是从境外流入,其犯罪嫌疑人也很可能和境外势力有勾结,他们出现在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高压和各类资源倾斜之下,还真的在天快亮的时候让他们初步锁定的了犯罪嫌疑人。

宋刚仁,那个四年前就躲起来的前特警狙击手。

结合目前所能掌握的所有线索,以及杨教授对宋刚仁的心理侧写,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能锁定的也只有宋刚仁了。

从案发到锁定犯罪嫌疑人刚刚八个小时,在案犯的时候,市里已经在各大车站、码头、飞机场布置了人手,出城路口也设立了关卡。现在是时候尽全力逮人了。

华夏办案的一个特色是什么?

人海战术!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儿落后,但是架不住他有效呀。想想华夏建国的时候,人海战术出了多大的力气?逮个杀人犯还不是手到擒来?现在市里的资源可都在这儿呢,如果还做不出成绩,那可真的可以引咎辞职了。

离案发十个小时过去了,在全市各个分局的排查和热心群众的支持下,终于在申城近郊一处火葬场发现了线索,而且是重要线索,做为凶器的那把狙击枪找到了。

还好,宋刚仁并没有磨去墙上的编号等信息,专案组马上和狙击枪的制作单位取得联系,很快确定了这把枪却是作为外贸产品已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