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佩服起秦龙来了。吴雪川觉得,秦龙长得也行,武功又好,还会鉴赏古董,唯一不好的就是堕入了黑道。不过吴雪川已是秦龙的人了,不管自己的男人干什么,两个字——支持!“那好,我就说说这方砚台为什么值这个价,而小川必须把买下砚台的人告诉我,有可能的话介绍给我,行不?”
“没问题!”
“这方砚台造型美观,做工巧细,保存完好,‘色’泽如墨,是砚台之中的上品。但仅凭砚台的外观,十万已是极限了。不过砚台的右下角有个篆字,这个篆字至少值两三百万。记得苏轼晚年,偶感大限将至,除了诗歌文章之外,还想留点东西彰显自己存在于天地之间,于是在自己用过的砚台的右下角刻下篆体苏字。这个苏字有后人模仿,却不领‘精’要,一般懂行的人都知道是仿品。你们仔细看,这个苏字有什么不同之处?”老刘说到这里,把砚台递给了吴大桂。
吴大桂瞪着虎目看了半天,一点‘门’道也没有看出来,顺手递给了吴雪川。吴雪川目不转睛的看着,好像那个苏字长了‘花’一般,不过也没瞧出端倪。说实话,篆字和现在的简化汉字差距老大了,老刘不说这是一个苏字,父‘女’两人还真不认识。
“行了,再看半天你们也看不出所以然来,还是我来说吧。你们身为警察,心细如发,观察甚微,可也没有看出来,一般人更是别想了。你们看,篆体苏字的草字头本不是连着的,而这个草字头是连成一笔,虽然这个苏字只有小拇指大小,但细看还是能发现的。这个漏‘洞’是苏轼特意为之,目的是区别后世的仿冒者。”
老刘说完,吴大桂三人恍然大悟,再看苏字,草字头还真是连成了一笔。三人终于知道了,古董这一行,需要掌握的东西还很多,不知道苏轼的典故,哪知道这个苏字是什么意思?
“这方砚台是苏轼用过的,有名人效应,卖个三百万不成问题。不过要想卖出更高价,里面还有一些‘门’道。”老刘继续说道。
“哦,还有什么‘门’道?”吴大桂下意识的问道。
“你们闻闻,有什么特殊的气味没有?”老刘把砚台递过去问道。
吴大桂闻了一下,说道:“有股墨汁的清香。”
“除了墨香还有一种淡香,但不知是什么香味。”吴雪川皱着琼鼻使劲闻了几下,若有所指的说道。
“那是檀香,檀木的香味。你们看,砚台除了有香味之外,平滑光亮,好似打磨过的一般,而且年轮密实,云纹清晰,这正是檀木当中最为珍贵的紫檀木的特征。当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