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孔明(4 / 6)

黄须儿 金大象 5536 字 2021-06-06

你父亲提过他?”

曹彰现在脑子里面一片浆糊了,诸葛亮这么快就出来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并没有做出什么影响很大的事情,难道说真的蝴蝶的翅膀动一动,就能引发一场台风??曹彰只知道诸葛亮是在建安十二年才出仕刘备的,那个时侯他是二十七岁,依次来算那么现在的他应该只有十九岁,按照历史的走向他现在应该刚刚入水镜山庄跟随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才对啊?此时的诸葛亮才干和名望都不显,怎么就已经得到郑老夫子的青睐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曹彰想的头都疼起来了!

郑老夫子见到曹彰一脸思索的模样,以为他还在想努力回忆这个孔明,自言自语的说道:“哎!当年一别,已有十余年不见了!恐怕当年的小孔明如今也已经是到了不惑之年了!”

边上的曹彰听了“嗯?”了一下,现在的诸葛亮才十九岁啊?怎么到了老夫子的嘴中又变成来四十不惑了呢?是历史搞错了,还是我搞错了?难道老夫子说的孔明跟诸葛亮不是一个人,这个人就叫孔明??这不是跟《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一样了吗?难道真的这么巧?

曹彰小心翼翼的又问了郑老夫子一声:“夫子!学生实在想不起来这个‘孔明’是何许人也,还请夫子指教则个!”

郑老夫子嘿嘿一笑,拿起按上的戒尺轻轻的敲了一下曹彰的脑袋,说道:“你这孩子,平时里就知道习文练武,天下大事就都不知道来?须知我儒家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怎么能够不知天下大事,天下名士呢?”

曹彰暗地里嘀咕来一句:“这里的天下大事还有我不知道的?”不过面子上曹彰还是很恭敬的说道:“是!学生知错了!还请夫子指教!”

郑老夫子见到曹彰恭敬受教的样子还是很舒心的,摇着干瘪瘦小的脑袋说道:“孔明乃是其表字(曹彰暗自惊讶了起来,难道是真的诸葛亮?),此人姓胡名昭(曹彰的心算是掉了回来!),颍川人,与锺繇并师于刘德升,学得一手好字(曹彰想:仅仅是个书法家?),此人自幼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各项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此人与为师一样,都是厌倦了仕途,避世于山野,我十数年前曾经与他有过交往,那时他寄居于冀州,才二十多岁风华正茂,但是对于经典之研究已不弱于我,我们讨论经史足有半月之久,其人之才令人叹服,可惜当时我有要事要赶回家中,不然还想继续与他探讨下去,不过随后黄巾之乱发生了,我们也就断了联系,听闻,前些年他因为躲避袁绍的征辟而从冀州迁居到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