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骑马队有铁炮队有弓箭队有足轻,说乌梅不懂军事。
然后问题是那位不懂军役帐,不知道军役制度,甚至不知道赋役的问题。
然后再回到我上面摘来的上杉军役帐,仔细看可以看到,天正三年二月的总军役数5500多人,上杉谦信自言麾下八千精锐。
然后,天正四年十一月,七尾城の戦い,上杉军出阵约两万人,有人会说上野国人、越中国人的因素,这是有道理的,但他们占多少负担的军役是多少
这个问题可能让人很纠结,那么我们向前十年追朔下去,着名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上杉谦信出阵一万三千人。
这个军役帐里都是越后国人,第四次川中岛时期也都是越后国人出阵(第四次川中岛的史料很多,有兴趣可以看看)。
再看这,军役帐五千五,麾下八千,出阵一万三,问题出在哪里。
我在书评区提出这个问题,那几位教我日本战国军事的高人没有回答,因为他们回答不了,我也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回答出来。
因为这个问题是日本史学界还在讨论的,众说纷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然后我来说说我的一家之言,军役帐里没有上杉谦信的军役,上杉家的旗本豪族势力庞大,军役帐里只录入一少部分,而且没有诸如本庄繁长这样的有力国人的军役,也就是说越后的战争潜力没有体现出来。
军役帐是给予一个比较宽松的界限,最低限度的军役是5500人,并且不包含上杉谦信自己的本阵军势。
假设上杉谦信的本队有2500人,再加上5500人,不是恰好八千人吗如果战争需要的时候,越后国人还可以拿出5000人,这不就是13000人了吗
这一点可以从北条家的军役帐里看出来,小田原众相当于上杉家的旗本豪族,北条氏康作为家督,同时也是北条家最大的领主,他的军役是不会记载的,那么他的军役是多少,本队又是怎么样的构成会不会在外力影响下作出改变
同理代入三好家也是如此,在军役课赋上同样为寄亲寄子制度,组织力度和战斗力不逊于全盛时期的北条家,三好家的本队是多少军势,三好长庆、三好义贤的军役是多少
看不出这些问题到也无所谓,看不出来还要教导乌梅豪族联军的体制是什么,乌梅就有些不太理解了。
乌梅写军事肯定有问题,乌梅也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哪怕是写战史分析也不可能完全复原当时的战场,何况乌梅是写网络小说。
有些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