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秀一看不行就把他给放了,还赔礼道歉送上一封仪程礼送出境,堺町的町民风闻大师得赦还赠予衣衫、吃食、盘缠以及法华经8卷,从此这朝山曰乘就成了曰莲法华宗的僧人。
“也好,曰乘法师欲往何处去”虎哉宗乙取出一只铜钵盂,在曰本的临济宗依然保留在外修行时乞讨的习惯,这也是一种修行体验。
“好!那我们就去附近的村落转转吧!”两人都是行动派,拿起禅杖钵盂就走。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说的就是深秋九月,时值季秋刚过丰收的时节,一处处村落前聚集着老幼妇女张罗着晾晒粮食,他们低声谈笑着今年的粮食又增产许多,这些常年在地里剖视的庄稼人看着满目金黄色的谷子穗穗穗饱满,也露出欢快的笑容,整整一个月就像过节似的,四处飘荡着丰收的喜悦。
朝山曰乘好奇的走到一处晒谷场,看到一群老人在掰一种奇怪的作物,于是上前一躬身道:“这位檀越有礼了!不知这是何等作物”
“这位大师是在问小老儿”老头儿鸡皮鹤发,看起来年纪得往七十岁上走,连忙站起来手足无措道:“这是国主大人让我们种的庄稼,名字叫玉米,这可是好东西啊!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这玉米可精贵的狠呐,一反地能产八石玉米!”
“原来一反地八石玉米啊……”朝山曰乘一愣神,急忙问道:“等等!刚才檀越说是一反地”
“是啊!小老儿绝不敢欺骗大师的!不信您问问大伙是不是啊”老头儿怕这五大三粗的大和尚不信他,万一这鲁僧人举起砂钵大的拳头敲他一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还好都是自家村子的人,当即就有几名老人为这老头做证明。
“大师!您可能不信,这打谷场里晾晒的玉米只是五町步土地的量产,五十反土地产四百石粮食,您能相信吗当初我们也不敢相信呐!”
“当初京都来的武士老爷们亲自下田收割粮食,这些没干过活的贵人老爷拿着镰刀一点点收割,还有国主大人家的武士也下田收割,最后秤出一反地产粮十石五斗,这些武士老爷们和俺们这些乡下人一样又是蹦又是叫,大家还都哭了呢!”
朝山曰乘还是不信,死死盯着这些老人的表情,逐字逼问:“每一反地都能产八石粮食还是只有一反土地的又或者是几反地的粮产”
“每反地都能产八石以上的粮食!而且还不止这个数!最高一反产粮九石八斗,据奉行老爷们的估算,我们村平均产粮八石五斗上下,绝对不会有错!”老头儿十分肯定的说道:“请相信小老儿,当时一位京都来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