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大前门。
“赵股长,抽我的。”卢向东把烟递过去,却也只是五块钱一包的红梅。
老板的动作很快,拌黄瓜、花生米、红烧猪蹄、清蒸鳊鱼,一样接一样,不一会儿功夫便摆满了小书桌。十五块钱一瓶的淮江头曲打开,香气四溢。中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是很有道理的,一番推杯换盏之后,气氛渐渐热烈起来,赵林说起了自己:“在机关里呆着真没意思,全靠论资排辈。就拿我们股长来说,屁本事没有,整天就知道端架子,训斥人,尽拿我们这些小兵当苦力使。”
其实在干部调配股,小兵只有他一个,李东阳和周新一个股长,一个副股长,都是动嘴不动手的主儿。
卢向东还没参加工作,不能理解赵林的苦处,敬了一杯酒,说道:“赵股长,你在人事局上班,要换个单位还不容易吗?”
赵林摇了摇头:“你不知道,我好歹也是个行政编制。前几天去市里开会,听说今年年底行政编制就要冻结。如果调到其他单位给换成事业编制,那可就划不来了。”
“赵股长,编制什么的,我还不太懂。您能给我普及普及吗?”
“编制分三种,行政、事业、企业,企业编制又分国营和集体两种。”赵林喝了一杯酒,得意地卖弄起来,“企业工资最高,行政编制工资最低。不过我估计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将来最吃香的还是行政编制。”
卢向东将赵林的话默默地记在心中,又问道:“赵股长,您看我这次分配,会是什么编制?”
赵林又是一杯酒下肚,大着舌头说道:“小卢啊,我知道你为分配的事情头疼。给你透个底吧,你的去向是农修厂,算是企业编制吧。”
农修厂全称叫做农具修造厂,主要从事农机农具修理和农机五金配件制造,是一家小型企业,属于国营还是集体就不清楚了。卢向东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倒也沾得上边,但那个厂子他上高中的时候去玩过,破破烂烂,只有几十个工人和两台机床,根本不像个样子。
再加上听赵林提起过编制的事情,卢向东的心就凉了半截:“赵股长,您能不能想想个办法,帮我换个单位?”
赵林虽然喝的有点高,但并不糊涂,脸色沉了下来:“我说过,帮不了你的忙。”
“赵股长,农修厂我不想去,您给我指条明路吧。”卢向东也知道赵林做不主,但赵林肯定知道该去找谁,他看着赵林被香烟熏得发黄的手指,忽然有了主意,“老板,给我拿条红塔山。”
看着面前一百元一条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