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于100美元。
有一套说辞是:发行价设在尽可能接近投资者在公开市场上会给予该股票的价值。
最好就是发行200,报收201,双方都好受。按照gp公司高层的预计,他们认为发行200,报收肯定在220以上,然后有人顺水推舟220,就有人说可能有230,再说230,便有人认为会“破发”(股价跌破发行价)。
中国的股市受到政策保护,新股破发比较罕见。但在欧美发达国家,股市已经非常成熟,它们就会发生很多新股破发的惨剧。市场的成熟也会和国内有些区别,比如涨停跌停的说法,美股就不存在。
安峰听了几天,再听乔安娜的解释。最终明白了:为分钱而苦恼着。
后面他不管了,只需要在最终方案上表决就行。
……
几天后,公司ipo在即,方案也终于出炉。
跟随潮流,高科技公司自然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确定的公司最终股本十亿,gp公司占68.66%的股份,在吸纳其他股东的份额中,据说平均单价是150美元。所以发行必须高于150美元。
确定发行5000万股,ipo承销商自己人:运通公司,收取5%的费率,资费合理。财团就这些好处了,很多利益看似分散,但其实都是在自己人之间流通。而争议最多的发行价格,确定在220美元。
安峰自己心算,220乘以10亿。他们对公司的估价是2200亿美元,说实话安峰觉得有点低。gp能源可是能够垄断全球的企业,一万亿他都不觉得高……可能有点高吧。后面他考虑到技术价值。
gp能源没有技术,它们是有技术研发部门,但都是一些非核心的技术,比如给电池外形的设计,排列。组合方式,管理系统等等,而真正搞核心技术的,永远是gp公司,它意味着价值分割。
按照220美元的发行价。能够筹集110亿美元,gp公司平均150买进来,转手出去就是220,还是有些赚头的。再过几年,全世界见识到垄断的厉害后,股价突破500……公司多拿股份这点很正确。
安峰真身出席奥斯汀的会议,对价格没有异议,投下赞同票。
最终其他股东也相继赞同,就以220美元的发行价面向市场,如果首日不出现新股破发的悲剧,它将会是证券市场上极为罕见的高价发行股票,超过两百美元,彰显公司管理层的强大自信和魄力。
……
最近美国证券市场最关注的就是gp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