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几千块才能体现出它的高科技……石墨烯电池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但既然是客户要求,就这么做呗。
安峰问了:“那高配版的电池呢?”
伊芙说:“高配版的需求数量占总量的30%左右,每个电池的利润能够维持8美元左右,按照三年的需求量,估算出高配的电池一共能带来36亿的纯利润,另外低配有52亿的利润,共计88亿美元。”
平均一年30亿的利润——理想状态,实际一般会走低。营业额至少会有百亿以上,相对于电池业界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数字,而它还仅仅是特斯拉的汽车电池。更广阔汽车品牌呢?而且脱离汽车领域,移动设备那边的呢?
安峰高兴的说:“这绝对是新年公司的第一大单。”
“恭喜您!”伊芙笑着祝贺道,“另外还有个好消息,目前公司正在于苹果公司协商,也将会为它们提供移动设备的电池,它们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要求我们要在三年内独家提供。但霍利先生不同意。”
安峰想想,也认同霍利的看法。三年太漫长,他可是打算向全世界移动设备推行新电池的,除了自己赚钱,还有造福人类的高尚说法——其实是卖的越多,赚得越多的原理——但这么说顺口不是?
伊芙继续说:“除了时间的分歧外。在其它方面的谈判很不错。公司打算在移动设备的电池上高端化发展,比起汽车电池容量的两倍翻,手机电池容量起码提升3倍左右,普通充电器充电时间缩短到20分钟,而利润超过11美元。”
安峰想到一点:“1号车间只能用20%来生产其它电池对吧?”
“是的,80%都用来生产汽车电池。”
安峰问:“其它两个车间至少得年底才能运作?”
“预计是这样,可能3号车间会稍微超出计划。”
安峰说道:“20%的产量也不高。顶多能同时提供给两家移动设备厂商,倒不如在其它车间建成的一年内,独家提供给苹果公司,我们就能够适当的收取一些独占的费用,再加上利润,如何?”
伊芙记下了他的方案:“我待会把意见交给霍利先生。”
安峰笑着:“麻烦啦。”
……
电池的发展让安峰见到了赚钱的曙光,预计明年一月份绝对能够分红……可惜还有一年呢。不过发展前景良好,光是第一个车间就能够拉到这么多单子。特斯拉和苹果还摆出各种条件抢在前面呢。
如果第二个,第三个车间建成,将会有更多迫不及待的商家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