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5 / 8)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5725 字 2022-05-31

比如重新改良了纺纱机,改良了织绫机,改良了棉花机等等,效率都提升了数倍乃至十数倍不止。

虽说都是制作衣物,但因为原材料不同,制造方式与织造也不同。

如纺纱机是用来纺织麻布以及羊毛,原材料是动物和植物纤维。织绫机则是用的蚕丝,做绫罗绸缎。棉花机自然是棉花,制作棉衣。

即便这些设备和后世的机器比起来,效率还是低的可连。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工具,大大提高了纺织业效率。

除此之外,马钧还透露他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制造了一个超大型风扇,用于炼钢,提升效率明显。

陈暮顿时就了然。

这应该就是蒸汽动力的鼓风机了。

好东西呀。

鼓风机不仅能用来炼钢,还能用来炼制焦炭,焦炭又能大幅度提升钢铁产能,未来大炼钢的时代就快来了。

看了信件,陈暮心情很愉悦。

其实很多东西古代就有,如干馏技术,高炉技术,铸模技术等等。

高炉虽然是南宋产物,但西汉就已经有了雏形,青州土法炼钢,就是将原来的高炉进行改造,利用拉杆活塞式风箱炼钢。

现在有了蒸汽动力的鼓风机之后,效率再次大大提升。虽然目前来说,整个青州的钢铁产量每年只有不到两万吨,跟后世随便一家公司每年几千万上亿吨的产量没法比。

但要知道,即便是明清时期,每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过是十几万吨而已。而作为封建时代的巅峰时期,明清时期的冶金技术已经是站在非工业时代的顶峰。

至于东汉嘛,全国的钢铁产量可能不足万吨,以青州一州之地在没有工业能力的情况下达到平时东汉全国的两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除此之外,陈暮更欣赏的是马钧以及他的研发团队拥有的发明创造精神,虽说没有橡胶就开始搞汽车是件离谱的事情。

因为目前青州两万吨钢铁的产能当中,其中大半都用于军事,其余小半部分用于科研。

造个汽车就用了一吨钢铁,属于是非常浪费的事情。

但他的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

我泱泱大汉。

有个汽车怎么了?

我大汉盛世。

不止要有汽车,还要有火车,轮船,电报以及电线杆。

至少在陈暮死后的一百年之内,大汉电网,大汉重工,大汉水利,大汉通信都要跟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