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有这方面的才能,不然的话,曹操一定招揽了郭嘉、贾诩、司马懿、杨修这四人当中的一个。
杨修今年18岁,现在跟着他老爸杨彪在洛阳。司马懿更是才十四岁,如今跟着他的兄长司马朗回了河内郡,已经被陈暮派人监视起来。
至于贾诩。
贾诩还在关中那个养蛊池里,跟着阎忠以武威人的军队图自保,不可能来中原。
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郭嘉!
那个鬼才郭嘉!
陈暮的眼中闪烁出一丝奇异的光。
他曾经一直想找郭嘉来青州出仕,可惜派了几波人都没有找到。
原本以为郭嘉出了什么别的岔子,现在看来,有很大的概率,他已经在兖州出仕了。
没想到郭嘉最终还是跟了曹操。
陈暮的心情一时间有些复杂,既是感觉遗憾,又隐隐感觉有些高兴。
遗憾的是郭嘉没有跟老大哥,而是跟了现在实力还很弱小的竞争对手。高兴的是,也许他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
三国之中,论起把控人心,无出郭嘉之右。
虽然贾诩看穿过段煨,杨修看穿过曹操,司马懿看穿过曹爽,三人都是洞悉人心之士。
可跟郭嘉比起来,就差了许多。
因为郭嘉点的天赋,就是洞悉人心,堪称三国时代顶尖的心理学大师。
他没有为曹操规划过什么战略方向,也没有出过什么特别厉害的计谋。不像荀彧为战略天才,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也不像荀攸是战术天才,妙计百出,算无遗策。
唯独在洞彻人心,明于见事这一点上,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
先仕于袁绍,看穿袁绍的本质。后仕于曹操,认为曹操才是明主。紧接着看穿过刘备,看穿过吕布,看穿过孙策,看穿过刘表,看穿过袁谭、袁尚,即便要死的时候,还能看穿塞北的乌桓人是什么想法,也就是著名的“遗计定辽东”。
可以说正是郭嘉准确地把握住了包括曹操在内所有人的心理,知道这些人会作出什么反应,才最终帮助早期的曹操南征北战在夹缝中获胜。
不然的话,光有二荀这两个战略战术大师,对于周边各路诸侯的心理不了解,打起仗畏手畏脚,也难以发展壮大。
甚至曹操可以没有程昱,也可以没有贾诩,但唯独不能没有二荀与郭嘉。
而现在,如果郭嘉真的已经在兖州出仕的话,那么这封信,恐怕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