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全球的医术交流大会。
才能促使华夏医学界向全球发出邀请,换一个人来,任谁也做不到这一点。
整个交流大会一共持续七天的时间,中医和西医分成两个阵营。前五天,大家交流医术,发表各自的医学心得,后两天则是,根据医学实例,进行切磋。
所谓的交流心得虽然持续了五天时间,但交流心得还只是一道开胃菜。
毕竟,说说而已嘛。谁不会说?
可医术这个东西关乎到人命,所谓人命关天,只是动动嘴皮子。纸上谈兵,那是没有用的。
最重要的还是最后的切磋环节。
拿出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大家研究治疗的方法。中医和西医两个阵营,看谁能够真正的治好病人,那才是王道。
实际上,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切磋比较都是促进进步最好的方法,也是划分利益的最好方法。
这一点放在医学界也并不例外。
这一次全球医术交流大会。虽然是年老发起并主办的。但既然能够成为全球的焦点。
自然不会是给中医独自搭建的舞台。
这样的话,西医不会答应,那些西医界的著名医师也不会来参加。
若是由中医唱独角戏的话。便不好看了。
所以,虽然这一次全球医术交流大会是由中医主办的,但切磋比较,凭的还得靠自身的实力。中医在这一点上。占不到半点主办人的优势。
所谓打铁还得自身硬。说别的都是没有用的。
更何况,这一次的切磋比较,还关乎到中医和西医的各自利益划分。
因为这一次的交流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传达出去。
打个比方,若是在大会上,关乎某个病症,两个阵营的医生共同讨论。给出治疗方案。
若是中医的比较有效,那么日后人们得了这个病。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找中医了,而换做西医也是这样。这不论是对于中医还是西医来说,好处无疑都是巨大的。
而实际上,因为中西医治疗的效果各有千秋,优势和侧重点也都各有不同。
众所周知,西医治疗是以见效快而著称的,虽然有着后遗症频发,药物依赖严重的种种弊端。
但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人们更多的却还是喜欢西医。
因为,中医虽然没有什么后遗症,药物依赖,更是可以根治。但由于治疗过程太过缓慢,而不被人所喜。
中医是华夏的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