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杂文,社会之匕首(2 / 3)

道。

“不习惯,慢慢就习惯了,穷忍着,富耐着,没事眯着!”李清淡淡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官商不仁,以下一代为刍狗。世界原本就是黑白相间,可是某些人总是要将世界,全部变成白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可他们这是嫌没良心钱,这是残害下一代!”丁香愤怒道。

“放心吧,说不定几十年后,东华就灭亡了,地球就爆炸了,那时下一代也不重要了!”李清笑道。

“你混账,天下你最混账!”丁香骂道。

李清连忙道:“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这还差不多……”丁香道:“做人要良心,不能像你这样说混话,没有一丝良心!”

“对,我一定要有良心,我现在手里有稿费五十三万,五十万全部捐出去,给那些受害的儿童,至于剩下的三万元,就当我的伙食费吧,我这是散尽家底,够意思了吧!还有我要狠狠的评击那些黑心商人,还有那些充当保护伞的官员!”

“这还差不多!”

电话挂断了,李清暂时停下了写作,开始写作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

诚如班固所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比其所长也。”可见,杂文对于当时社会的作用之大。

在前世,“五四”运动以后,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其中最杰出的当首推鲁迅,他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他的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这就将现代杂文的作用作了准确的说明。

简单讲“杂文”:散文的一种。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多数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