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5章 焦尾悠扬(中)
正在我思虑着如何才能劝说父往不要接受这个提议时,尚书令荀彧出列谏言道:“大王,臣已为此事不妥。幽州未定而派刺史,无异于与督军权力相互重叠,两人若命令相悖,容易造成混乱呀。”
荀彧此言很明显是在否定大哥的意思,这倒出乎我的意料,在这之前,荀彧在诸葛家很是懂得明哲保身,从不介入我和大哥之间的兄弟之争,即便我是他加入诸葛家的引荐人。
数道思绪在我的脑中转了几转,也大略想出个头绪,心中冷笑一下,大哥近来势力扩张得太快,原本就交游广阔的他,先有了并州高干的支持,又与诸葛才诸葛敬等诸葛家核心子弟交往甚密,再一同保举了华歆出任了大唐的廷尉一职,在大唐zhōng yāng,大哥的势力几乎占据了半壁天下,连荀彧也感到了丝丝的寒意,终于忍不住来借助我的力量,给大哥唱唱反调了。
在荀彧的话音落地后,在大殿之中的诸如诸葛敬诸葛才王修高干甚至是华歆这等手握重权的官员,立刻将目光转向大哥,见大哥如何来应对这荀彧突如其来的挑战。大哥诸葛瑾只是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一下,看了荀彧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
我看在眼中,心中暗骂,好个华歆,当真是墙头草,我不在泰山的这大半年,竟渐渐开始向大哥的阵营靠拢了,不过我倒可以肯定,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和我公然做对。
荀彧显然对自己极有信心,因为正是由于他在诸葛家的毫无派系,才得到了父王的宠信。只见父王沉吟了一下道:“文若此言有理,当初孤的确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冀州广元与孔明交善,所以在政令发布上才没出乱子。如今幽州若是加派刺史,那么孔明便回了青州继续当这青州刺史,否则还是由孔明一人先处理着幽州事务的好。子瑜,你以为如何?”
大哥诸葛瑾当然不愿我回到青州,因为我这北伐督军也算立下功劳,回来之后在兼任着青州刺史之余,肯定会进入zhōng yāng任某方官员,这样我与父王接触的机会便更多。大哥自从唐国建国以来,便一直在父王身边办事,自然知道和父王多交流的好处,也因此在父王心中地位大幅提升,我们兄弟两个都是相互了解对方的能力,大哥又哪里敢让我在父王身边待着?在他的想法中,我能在外多一天就多一天。
包何况大哥也不是笨人,明白自己在底下大搞圈子的举动,已经让荀彧管宁这等中立派开始反感,于是大哥道:“是儿臣考虑谦周了,亮弟能力非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