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7章 裁军风暴
我来北海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我施政一百天内,政绩是显而易见的,整个北海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开始起飞了。
令我惊讶的是三弟诸葛均在淄博郡竟也干得有声有sè,扮猪吃虎将原淄博郡的实力派官员手中的权力一点一点的全部拢在了手中,之后大肆发展农业,相信不出三年,淄博必定会成为整个青州的粮仓。几天前,爹刚刚从朝廷上请下圣旨,三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淄博郡的太守,在我和大哥明争暗斗的时候,这是一个清楚的信号,爹提拔起三弟来作为我们之间牵制力量,jǐng告我们不要起内讧。
本来我就不想与小时候非常照顾我的大哥翻脸,这下正好顺水推舟,在北海城中继续重用王修等一干人,以安大哥和爹的心。但随着郝昭和管亥提拔出了第一批上等兵,重新编制部队,架空了那些大哥一系中层军官,这样我便真正掌握了城中的军队,确保了我在北海城中的优势地位。
这期间最令我感到兴奋的一件事就是,诸葛家的首席智囊二叔诸葛玄远见卓识,看出了义务兵役制的好处,说服爹在全境实行义务兵役制,一个月内,吃着我诸葛家粮饷的士兵减为八万人,节约了大笔开支,我军的总兵力虽下降到为二十五万,但总体战斗力比原来只高不低,因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完全可以打败十倍于己的乌合之众。
现在诸葛家的兵力分布如下,“百战刀”于禁带领七万北方军团,其中上等兵一万五千人为其jīng锐;“七杀枪”张辽带领七万南方军团,其中一万五千上等兵为其jīng锐;“吹云公子”赵云带领三万上等兵驻于泰山,成为诸葛家的王牌力量;张燕的三万黑山军亦在泰山附近扎营,其中一万上等兵;各地城防军共五万人,其中上等兵一万人。
近三十年来,各大诸侯从来都在不断扩军,战争规模也从乱世最早的几千人会战升级为现在动辄十万大军的情况,全国的经济状况除了青州外也是每况愈下,各大诸侯也不过是强撑着罢了。但谁都知道,长期保持大规模的军队,各地经济早晚有一天也要被拖垮的。
现在最富饶的诸葛家率先开始裁军而不减实力,腾出了十余万社会最迫切需求的剩余劳动力,令其余七路诸侯眼睛一亮,争相采用诸葛二公子发明的义务兵役制,稍稍卸下了沉重的军费包袱。
现在,根据诸葛家的探子回报,袁家的上等兵有十五万人,位居各大诸侯之首,曹cāo刘备两家都是十二万,位居第二。我诸葛家和江东孙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