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选择(2 / 3)

陈景也不反对,因此问道:“参加比试的人选有什么条件吗?”

“只要是书院的人就行了,诗词书画这几方面每家书院可请一个外援,蹴鞠则是轮番比赛,现在最难办的就是骑射,如今我清荷书院,可没有会骑射的人啊。”

慕容青说的情况,陈景也清楚,宋朝的书院此时还只注重于读书,开的课程也皆与读书有关,德智体美劳什么的,可是一点没有的,如今要慕容青去找会骑射的,那里是好找的?

“离比试只剩下了半个月的时间,临时训练肯定不行,不如贴出告示,招收一些懂骑射的学生吧。”

“这……”慕容青有点为难,一直以来书院都是读书的地方,要是真招了会骑射的学生,这读书的和练武的在一起,会不会发生矛盾?

“院长的担心晚辈明白,不过王爷既然想做一番事业,就要从改变开始,书院虽说是读书的地方,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一些文武双全的人呢?”

慕容青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好,我这就派人去招收会骑射的人,到时还请贤侄前来给把把关。”

“一定!”

---------------------------------

从清荷书院离开的时候,已是黄昏后了。

夏日的黄昏后很舒服,因此躲了一天的百姓也都陆陆续续的从家里走了出来,或吆喝做生意,或逛街嬉戏,汴京城的繁华似乎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最真实的体现。

陈景置身其中,心思却不在这上面。

今天跟慕容青一番交谈后,让他更加觉得自己要做一个选择了,一个对人生规划的选择。

他来到了这里,要做什么?

是混吃等死,还是轰轰烈烈?

如果这里是太平盛世,陈景倒一点不介意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谋求财富,然后做一个悠闲自在的富家翁。

可这里是北宋末年,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北宋朝廷更是随时都有可能覆亡,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北宋若灭,他又当何去何从?

难道南渡黄河随波逐流吗?

这也并非不是一个办法,可到时又将是怎样的生灵涂炭,人活着又是怎样的窝囊和憋屈?

如果自己的到来能够改变点什么,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可陈景却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却足以扭转乾坤,比如说从金国上京城救出赵佶。

人是渺小的,可也是伟大的。

这样想了一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