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的土地,这里是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这里签字代表日本向中国人民投降!
1949年以后这里成为南京军事学院,上世纪70年以后这里成为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南京军区司令部机关的所在,因而直到今天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任何一份民用地图上都不会有她位置的标注!
这里便是南京军区大院。
这是一幢两层小楼,外面有高高的围墙,院子的一角有葡萄架,还有一块开垦出来的菜地。
阳光明媚,但气候却依然寒冷,想想也是,再过一段时间便要过春节了,如今正是三九天,不冷都不正常。
一位身着军装的老人坐在院子中,背靠在一把老藤椅上看报,老人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眼神还不错,至少没戴老花镜,国字脸,额头爬上了些许皱纹,但一脸的正气,而且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职业军人才会拥有的气质。
老人姓张,当了一辈子的兵,迟暮之年,依然位高权重,如今是南京军区的政委。
在军营呆了一辈子,老人舍不得离开,自然也就没有人会让他离开,就算将来他真的退下去,也依然会住在这里,老人说过,他这辈子就在这里养老了。
老人儿孙满堂,儿孙中一半被他送到了军营最终成长为职业军人,还有一半则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所以他这一家老小,真当得起栋梁二字。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便是家里的一个宝,他一天不断气,估计张家便不会走下坡路,甚至就算他将来不在人世了,张家大半依然可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说到了底,像张家这样的大家族,拼的不仅仅是谁家的老头子活得更久,还得拼小辈的潜力,而张家的小辈中,也不乏几个颇有前途而被上面看好的。
张老每天都会看报,了解时事新闻,这是他的习惯,雷打不动。
吃过午饭,院子里来了几个老头,全都是张老的战友,而且多半是生在同一时代的人物,现在自然也全在这大院当差,估计随便挑个人往外一站,只凭名字和头衔便能吓倒一大片普通人。
几个老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最后张老和另外一个老头下棋,另外几个老头便在一边看热闹,观棋不语真君子,这话在这里没用,说是两人在下棋,其实就是六七人在斗智斗勇,大家棋力差不多,时常因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脖子粗,可回过头,依然是亲热得很。
几十年的战友情,那可比真金白银还牢固,没有谁真把争吵记在心里,其实圈子里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