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单一。
当历史车轮滚到大明这个路段,官僚制度格外发达,别说外戚。就是相权超过唐宋宰相的首辅,谁能做到满朝私门而且日后官僚由公务员晋升,公务员出自各大学校,科举官难得实权,权责分明。脉络清晰,就连权相的土壤都被削弱了,何况外戚
至于占据社会经济影响力,日后也不是买几块地那么简单的事了。随着社会产业分工的细化,基础行业被朝廷、皇家控制,其他的利润产业也会在势家之间瓜分。没有任何根底的外戚不可能挤进既得利益集团,最多只是吃些边角料。想改换门庭却没那么容易。
这也是朱慈烺选择勋贵联姻的原因,每一次联姻都应该是皇家的壮大,而不是削弱皇家的力量。
“你可有什么人选么”崇祯问道。从坤兴选驸马的事上来看,儿子在识人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萧陌有个女儿,如今已经十五了,却是可以考虑许配给定王。”朱慈烺道。
崇祯知道萧陌。但是因为他手下的将校过于跋扈而不很高兴。
“还有么”崇祯问道。
“还有的话……”朱慈烺想了想,“前总督卢象升的侄女,江西参政卢象观的女儿,年龄也还合适。而且江南卢氏也是地方大族,世代书香。子女忠君体国,可以为皇家妇。”
崇祯眼睛一亮,道:“这个不错。”
周后听了也觉得是户好人家,点头道:“只不知道容貌、妇德如何。”
朱慈烺笑道:“儿子见过,绝对没有问题。”
周后轻轻咦了一声,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但是也没有往深处多想,更没想到皇帝为弟弟选中的媳妇竟然是个女军官。
定王对此完全没有发言权,这种事都是父母之命,哪里轮得到他来反对
倒是卢家对这门婚事有些纠结。一方面担心卢象观的仕途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担心女儿实在嫁不出去。退一万步说,如果卢翘楚的确难嫁,那索性当老姑娘也好,人家也是大明的上校军官啊!
朱慈烺只好亲自写了私信,保证不会因为这场婚姻影响卢象观的仕途。卢象观上了千言书加以解释,但终究还是答应下来。朱慈烺为了证明自己言而有信,在事情敲定之后还特意加了卢象观散衔,又安排吏部提拔了几个卢氏子弟。
虽然这些卢氏子弟的任官都在朝鲜、辽宁,但也显示出当今圣上对于姻亲家的态度。
再也不是一味的防范了。
对此大家都很高兴,最不高兴的就是卢翘楚本人。
她不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