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
尤世威就坐在她身边,从余光中看得分明,却没有改口的意思。他继续道:“从兵部职方司传回的消息。归化城往北难以开挖建基,也不能耕种作物。我军多火器,善守城,如果不能修筑城池,所耗人力更是不堪计算。”
天气苦寒。漫长的补给线,如果不能筑城,实在没办法保证前线军队的饮食袍服,军械火药。
总后勤部左都督李昌龄也半垂眼帘,微微颌首。从派出去的参谋反馈来看,东北面肯定是没办法打的,除非一座座大城堆过去。蒙古方面也好不了多少。除非明军也能像蒙古人一样边游牧边打仗。
说到底,大明是个城池文明,如果没有了城池的依托,根本没办法长时间生活在野外。
文官那边自然很高兴听到技术上的不可行,没有出言阻止。
吴甡希望自己在首辅任上见到“中兴”,而打仗是对治政的一票否决。从未听说过哪个中兴之朝、盛世帝国,一边还在打仗的。
孙传庭因为扩军速度跟不上而不赞成打仗。他是文官之中的异类,早早就无师自通学会了抢大户建军队,但他也不能摆脱文人的惯性思维,谋定而后动。现在出兵蒙古肯定不算是“谋定”。
蒋德璟近年来治水颇有成效。尤其是在黄淮上游植树造林稳固水土之后,去年的黄淮水患明显轻于往年,起码很多地方的百姓来得及迁徙规避,而不似以往洪峰一来,连逃的机会都没有。
有这样的德政伴身,蒋德璟自信百年之后都能有个好名声。所以嘛,国家有限的资金就该投入到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民生的大工程之中。
后面三位新入阁阁老也都各有打算。
这事其实就是济州岛事件的翻版,如果不是这回吴甡安排的细致,使得孙传庭和蔡懋德不能公然表示反对,恐怕内阁自己就先闹起来了。
“三个军,十万人。打蒙古未必就那么困难。”秦良玉道:“如今军心正盛,若是五年不战,这铁打的军心怕也要锈蚀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这是他会议开始以来第一次表态。
总装备部左都督王世钦坐在将官之末,道:“实在不行,第一军也是可以调到蒙古的。”
尤世威瞪了一眼王世钦,倒不是因为他说的是实话,而是侵犯了总参谋部的职权。王世钦自知失言,生硬地别过话头,道:“如今我军还有一样利器正在定型,如果定型成功,年内就能装备一个师。”
朱慈烺再次点了点头。
王世钦说的这利器就是连珠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