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随侍在崇祯身边的王承恩低声唤道。.
崇祯抬了抬手,止住了王承恩说话。他从窗外望进去,正好能看到朱慈烺的半个身子,如同顽童一般靠在柱上,手拿玉钩在地上写写画画。一不小心,崇祯差点撞到冰凉的玻璃上。
这是宫中新换的一批玻璃窗。
第一批窗玻璃给了内阁;第二批给了父母和伯母;第二批换了奉先殿和太庙。
——果然是个重社稷,有孝心,却不会说出口的木讷孩子。
崇祯心中涌过一阵热流:皇太子刚毅木讷,即便以古君子的标准来要求他,也是个仁者啊!
“咳咳。”崇祯终于觉得有点冷了,又见朱慈烺有站起来的动作,索姓推门而入,干咳一声表明身份。
朱慈烺没想到崇祯这么晚会来奉先殿,脑中先过了一遍自己是否有失礼的地方,然后才想起来向父皇行礼。
“你在写些什么”崇祯看了一眼地砖,上面干干净净,什么都看不出来。
朱慈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难道直言说自己在打算对社会根基下手么
“儿臣在考虑江南的事。”朱慈烺换了个角度,也不算欺瞒道。
“江南……遭灾了么”崇祯有些提心吊胆。
朱慈烺微微摇头,问道:“父皇,您有时是否觉得政令无法通达到乡间”
崇祯喉头滚动,干笑两声,突然唱道:“曰出而作。曰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一遍很难说是否在调上的歌声唱罢,崇祯笑问道:“小时候听过吧”
——这个调子的《击壤歌》还是第一次听到。
朱慈烺点了点头。
“百姓耕作食用,怡然自得,此乃天下大治之胜景。太祖高皇帝不许县官、胥吏下乡,只许甲户、粮长收税,正是为了保民啊。”崇祯解答道,目光不由自主飘向朱元璋的神位,又有些心虚。
“那皇权就不用深入乡间了”朱慈烺不敢相信崇祯竟然直接就要放弃如此重要的控制力。
“乡间自有老人、族长之伦维护风纪,派官下去徒然扰民。”崇祯道:“只要百姓按时缴纳粮税,服徭役,朝廷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们。如今你免了徭役与这两年的粮税,这就很好,让百姓在乡间好生休养。”
“父皇,那农田水利,修桥铺路,赡养孤寡……这些事谁来干”
“自有乡里宗族去办呀。若非大工程,朝廷宁可不做,以免越做越错。”崇祯长叹一口气:“朝廷大把银子花下去,反倒惹得百姓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