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钞做那么大。最后还不是被人挂在家里当奖状信得过与否不在这上面。只要咱们切实用这收税,百姓肯定会知道这钞票的好处。”朱慈烺道:“你看粮票不是更小现在多少人家想抢着要。前几天吏部还上疏请求官员薪俸中增加一部分粮票。”
蒋臣见过粮票,那是真正的三指长宽,纸面也不好,容易被人伪造。只是因为这粮票散出去的少。取粮点也就固定那几处官仓粮行,上头还有持票人的名姓,所以还没发现大批量伪造骗粮的事。
如今大明最硬的通货就是粮食,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粮价还有沉浮。哪怕跌到市场最低点,仍旧是用粮票去换粮更为核算。也有人想暗中收买粮票,但一来数量大不起来。二来惩罚太重,最多只能偷偷摸摸做点手脚。
“殿下,纸币的孳息已经是够高的了,这上头还是做得体面些吧。”蒋臣决定最后劝一劝,若是皇太子坚持也没关系,能省则省也一样说得过去。
朱慈烺想了想。道:“如果真觉得这样好看大方,沿用问题不大。不过别浪费空间。”
“空间”
“四边些花纹没问题,票额写得醒目点,再有就是我要印一句话上去。”朱慈烺道。
“请殿下吩咐。”
“票面上要写清楚:此钞票为大明法定货币,足兑白银如票额。凡我大明境内各官署商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折收钞票。”朱慈烺顿了顿:“如果需要,可以用圣谕的形式写。”
朱慈烺朝身后的陆素瑶招了招手,陆素瑶当即地上纸笔。朱慈烺用炭笔画了个简图,将这段话的位置固定在票面的中间偏下。
蒋臣点了点头,道:“是否还要写上,有胆敢伪造、变造者除以极刑”
“可以。”朱慈烺点了点头,在蒋臣的提醒之下道:“伪造很好查,变造倒是麻烦。我以为不妨多出几个版式。像这大的为银十两,再渐渐缩小,做成五两票、一两票,乃至五分、一分票面。如此奸徒就是要变造也不容易了。”
蒋臣一听也觉得颇有道理,原本他就在考虑如何区分大票和小票。
“颜色也可以分开。”他原本就是想用颜色区分。
“对。”朱慈烺点头道:“尽量用配色,不要用正色。正色容易伪造。”
配出来的颜色只要配方保密,别人要想近似就很麻烦,正色却是谁都能做出来的。
“还有,大明帝国银行的名号也可以印在上面。”朱慈烺道:“水印用火龙吐珠(请参见本书封面)。”
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