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帮他扫尾。
“左军被困于黄冈与九江之间,尚未渡江。”朱慈烺道:“袁继咸已经入营多日。何腾蛟也在左军营中。只是尚未有确凿消息传来。”朱慈烺已经答应过傅山,武力只是作为威慑,谁知道罗玉昆直接将左良玉的老巢端了。
而罗玉昆的命令上原本就有“驻守湖广、可临机决断”的字词,直接收复武昌是符合军法的做法。他要是坐视不理,那才是十分可疑的行为。而朱慈烺一直觉得自己在西线,尤其是湖广没有多少兵力。所以也没特别传令罗玉昆不得进攻。
结果,罗玉昆一打就打下来了,战损不到一成,可谓大获全胜。
不过朱慈烺却怀疑左良玉是孤注一掷想夺取南京。以至于连武昌都不要了,这才让罗玉昆的福将光环大发神威。仔细想想这人运气的确特别好,从四川出来之后被冯师孔扣在西安,结果就上了皇太子的战船。别人要投靠东宫,多少得割舍一些东西,他却在开工之前就拿了一笔银子。
“没有北直的消息”崇祯知道儿子肯定会安排好犒赏之事,便没插手,只是问起了天津北直战场的消息。
“暂时没有。”朱慈烺道。
“都两天了……”崇祯有些失落。
“儿臣已经警告他们了,不许乱发捷报。”朱慈烺道。
崇祯心口像是被揪了一把似的,干笑道:“将士们也是想让朝廷安心。”
“儿臣都已经关照许多遍了,非战略节点的胜利不能报捷。”朱慈烺道:“这回派了人特意再说一遍,估计能好一段时间。”
——你不想听朕想听啊!朕当了十八年皇帝收到的捷报还没这一个月多啊!你这做儿子的到底懂不懂父亲的苦心啊!
崇祯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对。”
朱慈烺没有听到到崇祯内心中的呼喊,犹自将目光投射在整张的《皇明坤舆全图》上,寻找被自己忽略的盲点。
“慈烺,”崇祯突然道,“你可曾想过,为何以往明军总是不堪一击,而你的侍卫中却涌出如此之多的强兵悍将。”
朱慈烺将目光从地图上收了回来,心中暗道:我麾下的东宫新军与旧军是两支完全不同的军队啊。
“回禀父皇,老式的将军们总是喜欢以银钱、财帛来鼓舞士气。只有少数名将如曹文诏、曹变蛟、卢象升等人,才知道从人心下手,鼓起士卒心中的正气、忠心。一旦士卒有了这等气魄,自然悍不畏死,英勇奋战。”
崇祯微微点头:“还有什么,一并说说,不要藏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