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旨褒奖,又命臣承袭了东垣国社稷,臣如何敢有违先人本心”
郑王室与帝室之间颇有一段家族故事。
朱载堉的祖父朱祐檡原本袭封东垣王,后来承袭郑王藩。父亲朱厚烷在嘉靖六年袭封郑王,以节俭、正直、博学闻名。二十九年,朱厚烷上疏,谏言嘉靖帝修真误国,嘉靖帝大怒,将郑国使者下狱。
正是这个时节,盟津庶人朱祐橏乘机上疏嘉靖帝,劾朱厚烷四十大罪,以叛逆罪为首告,几乎是要置他于死地。
有明一朝的藩王叛逆并非没有先例,但也不至于风声鹤唳,听风便是雨。故而嘉靖帝以驸马、中官前往郑国聆讯。其复奏郑王并无叛逆罪,但有“治宫室名号”“拟乘舆”这样的僭越行为。嘉靖因此削去朱厚烷王爵,降为庶人,发往凤阳,高墙禁锢。
直到隆庆元年,朝中兴起平反风,朱厚烷才恢复郑王爵位,同时还加给四百石俸禄,返回怀庆王府。
万历十九年,朱厚烷薨,谥号“恭”,为郑恭王。朱载堉作为恭王嫡长子,理所应当继承王爵。而且朱载堉在朱厚烷圈禁凤阳的时候,以父王无辜被系,儿子不能享乐为由,在王府外筑了一间土屋,藁席独居十九年,连年上疏请求释放其父,孝名远播,可谓名至实归。
然而从万历十九年开始,朱载堉接连七次上疏万历帝,要求辞国,这也就是“七疏辞国”的典故。
之所以朱载堉如此坚持,却是因为郑王室内部的另一桩公案。
那便是盟津王室与东垣王室之间的纠葛。
当初,郑简王朱祁锳有十个儿子,其中世子朱见滋便是曰后的郑僖王;次子早夭;三子盟津恭懿王朱见濍;四子东垣端惠王朱见????——乃朱厚烷的祖父,朱载堉的曾祖父。
当时盟津王朱见濍的母亲被郑简王宠幸,想为朱见濍夺嫡袭封,结果失败。后来朱见濍窃去世子金册,郑简王将之索回,他便埋怨其父,不再朝见郑简王,行为曰益恶劣,其中自然也少不得说了些“老不死”之类的怨言。
郑简王上奏成化帝,使朱见濍被革为庶人,故称“盟津废人”。
及后,?ahref="http://www.iei8.com"target="_blank">www.iei8.com低踔斓v枔,朱见滋嫡子,去世,无子。此时郑王蕃血脉最近的见字辈郡王都已经去世,照长幼顺序应该以朱见濍之子朱祐橏嗣郑王爵位。但因朱见濍有罪被废,所以另立东垣端惠王朱见????之子朱祐檡为郑王,是为郑懿王,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