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回家。
路上朝华一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也没再说话。昙华也乐得清静,闭着眼睛靠在软枕上小憩。
回了李家之后昙华便是过去跟周老夫人回禀了一声,也就回了自己的院子了。让人意外的是。朝华竟是什么也没多说,更没有多留,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昙华悄悄的吩咐醉秋:“最近留意着些朝华那头。”这是提防着朝华有什么坏水。
醉秋办事儿一向牢靠,也深知这事儿的重要,当下便是忙应下了。又心头将这事儿列为了重中之重。不过在那之前,醉秋又悄悄的跟昙华言道:“看守太太院子的一个婆子,本来儿子说亲事手里有些欠缺,可是突然大方了起来。而且,给儿媳妇的聘礼里头。还有一根赤金的簪子。”
昙华顿时明白了醉秋的意思,当下点点头:“算算也是关了一年多的时间了,如今杨姨娘已经要生产了,怕是太太坐不住了。不过不打紧,你看这就是,不必阻拦。随他们去。”接下来的好戏。她还指望着郑氏出大力呢。清净了这么久,也该热闹热闹了。
而且,周老夫人那头,怕也是动了这样的心思了。
昙华心里十分清楚,自从郑氏关禁闭不蹦跶之后,周老夫人就渐渐的觉得她才是不省心的,需要控制的。所以周老夫人一直扶持着朝华,想要平衡了她的势力,不让她太猖狂。可是如今明显的,没了郑氏的撑腰,朝华什么也干不了,只会装乖做委屈的样子。所以,周老夫人对郑氏怕是早就动了心思。
而且,最近郑瑜可是风头不错。为了和郑家交好,李家这头也要做出表示。
想到这个,昙华不由得嗤笑了一声——什么面子和尊严,在周老夫人和李恪非眼里,到底还是比不上官职重要啊。
杨氏第二天凌晨突然发动了,登时李家上下都是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而且开始奔走忙碌——周老夫人虽然不至于亲自去守着,可是却也是一直坐在床上念着佛:她希望送子观音给李家送来一个儿子。这样,李家的人丁才能兴旺。
昙华也是匆忙起身,穿了衣服匆匆绾了发便是赶了过去。
朝华也是赶了过来,说来也好笑——本来这事儿是该郑氏做的,可是郑氏这会子不能出来,周老夫人碍着身份不好过来,所以守着的竟是两个没出阁的小姑娘。不过好在这个时候也没人挑这个理儿。昙华对杨姨娘院子十分熟悉,杨姨娘的那些人也是早早得了杨姨娘的吩咐,所以对昙华是格外的尊敬和服从。
不得不说,昙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