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生冒昧登门,叨扰之处,还望严公海涵!”
严嵩抚须微笑:“十三郎啊,庆儿常提起你,说你们在国子监斋舍里,常论经史至深夜,若不见外,就唤老夫一声伯父吧!”
海玥侧头瞄了一下严世蕃,这话对方是怎么说得出口的,严世蕃挤了挤眼睛,脸不红心不跳,便也再度行礼:“小侄拜见严伯父!”
“哈哈哈!好好好!”
严嵩爽朗大笑:“贤侄随老夫来吧!”
几人入了堂内,又见了欧阳氏,口称伯母,愈发亲热起来。
海玥有些感慨。
犹记得去年在家乡海南那会,广东巡按御史吴麟还想写信给严嵩,促成自己入国子监,若能给严嵩当学生,那就更好了。
别看严嵩在中枢高层存在感不强,但终究是前任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对于琼山出身的学子来说,真能拜入这位门下,确实堪称一步登天。
可现在,他就算想拜,严嵩也不敢收了。
因为海玥是天子门生。
还不是殿试走个过场,一届数百人,大部分都记不清楚的进士,而是亲赐表字的真正门生。
严嵩哪里敢跟皇帝抢?
现在变成叔侄,这点倒是无妨,毕竟海玥与严世蕃确实是同窗好友,人情往来理所应当,毋须忌讳。
而严嵩摆出长辈的姿态,关心了一番在国子监的学业,加以考校指点,作为当年的全国第五,科举天才,倒是字字珠玑,颇令海玥受益匪浅。
待得这个流程走过,双方进入正题,严嵩的神色严肃起来:“二张替身假死的风传,老夫亦有所耳闻,听庆儿说,你们准备深入刑部调查此事?”
“是!”
海玥道:“此案干系重大,关系到永淳公主府的后续,也关乎朝堂的威信,陛下的圣明!”
严嵩皱起眉头:“此事自有各部追查,与你们这些监生何干?”
海玥正色道:“权责相称,义利相衡!我一心会深受君恩,理应为陛下分忧!”
第2/2页)
这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权力与责任对等。
按照常理,小小一心会,确实轮不到他们操心国家大事,好好在国子监进学便是。
但真正老老实实在国子监进学的人,也没资格得陛下关注,亲赐御笔,于朝堂中都有影响。
拥有了这样的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天子排忧解难!
并且是主动承担,而不能是摊派到头上,不得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