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兵的堂官?”
赵时春再度摇头:“没有,子升是一家之言,况且之前反对的几位堂官,近来也不再坚持了。”
海玥皱起眉头。
严世蕃眼珠转了转:“那让同院诸臣联名求情如何?”
翰林院毕竟是储才之地,这里的年轻官员被视作储相,若是联名求情,便是张璁也要顾虑几分影响。
可赵时春目露尴尬:“这怕是……不太成……”
显然徐阶在翰林院整天针砭时弊,怒斥不公,同僚们也不见得多喜爱他,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三个人对视,齐齐叹了一口气。
自己不愿服软,上面无人力保,同僚不愿说求情,这还能怎么办?
等着被贬出京吧!
严世蕃已经琢磨起来,是不是要准备一首送别的诗词……
这不单单是文人雅兴,还是要让士林记得这么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被贬了出去,将来找机会捞人,否则悄无声息地贬走,大伙儿彻底遗忘,那就一辈子烂在穷山僻壤了。
海玥倒是知道,以徐阶的本事,绝不可能一辈子翻不了身,只是待得他再度归来,性情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锋芒变成了近无底线的隐忍,倒也可惜。
正自感慨,一位书吏匆匆入内,来到赵时春身边,耳语了几句,他脸上顿时露出大喜之色:“子升出来了!”
严世蕃笑道:“哦?张阁老宽宏大量了?”
赵时春振奋不已:“不!是陛下的旨意!”第2/2页)
海玥问道:“赵景仁呢?”
赵景仁就是赵时春,比徐阶年龄还小了五岁的翰林院编修,历史上的嘉靖八大才子之一,之前同样因为《西游记》被吸引过来,两人一起成为了一心会的首批成员。
而对于安南的态度,赵时春和徐阶的观念恰恰相反,认为如今安南叛臣弑君,国内大乱,又有使团求到宗主大明头上,如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都不出兵,那后面想再收复交趾之地,就更不现实了,所以赵时春主战。
不过公事是公事,私情是私情,以两人的交情,这位是最能帮上忙的。
果不其然,严世蕃道:“这事就是赵景仁最先告知我的,现在徐子升被张阁老召去朝房训斥,赵景仁也在想办法救他!”
‘被叫到朝房训斥的场景,也重现了么?’
海玥苦笑,言官骂阁老也算是宋朝谏臣骂宰执的遗风了,无论是发自真心,还是沽名卖直,都是一条晋升的快车道,可首辅张璁不同,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