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评价,中试者资质大多平庸,难委以重任。
可即便如此,武举仍然是一条选拔人才的关键通道,大多平庸,不代表没有人才。
历史上近来考中武举的,一位是陆炳,明年中武举,另一位就是俞大猷了,在四年后的武科会试中名列第五,被任命为正千户。
再往后还有戚继光、沈有容、孙祖寿、吴三桂……都是先考中武举,再借助家世关系,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
关键在于,能在武举上施力,英略社在京师里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看来之前还低估了!
我在京师居然还有一番基业?
海玥最后确定了一下:“范老,我京师的英略社与鹞子班比如何?”
“韩鹞子?”
范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若论说书与杂耍的人手,鹞子班确实有些能耐,能占据天桥,也有些根基,其他就不必拿我们与这等不知深浅,顷刻覆灭的江湖杂社相比了!”
‘韩鹞子看不起官员,结果江湖客也看不起韩鹞子,挺有意思!’
海玥眉头一挑,不客气了:“那我现在想查一个人,太医院的御医李绍庭,我们英略社能办到么?”
“太医院李绍庭……”
范老沉默下去,就在海玥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之际,就见这位老者起身来到旁边的书架,取出了一卷册子,递了过来:“此人绝非简单的御医,背后牵连甚重,小少爷若决定将其拿下,得齐心协力,大不了这个铺子舍了,先离开京师避一避!”第2/2页)
那种日子他当然不愿意过,可这种另一极端也挺有趣,结合大明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比起前几个朝代都要强,能够在这个年代行走天下的,都不是简单人物,海玥却还是没想到,那两位居然在京师默不作声地开办了英略社。
话说琼山本地的英略社,起初不都是亏损的么,靠了四哥继承,才转亏为盈,怎么在京师反倒风生水起了?
海玥没有这么直接,转而问道:“我来京师也有数月了,范老不知么?”
“当然知道!当然知道!”
范老笑容满面,露出由衷的欣慰:“小少爷在国子监力抗武定侯淫威,名传京师,我们岂能不知,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呢?小少爷是不是奇怪,我们为何不去寻你?”
海玥颔首:“是。”
范老语重心长地道:“小少爷前程似锦,何必与我们这等……武夫混在一起呢?对仕途影响不好的,还是多和士林学子结交为好!”
都说宋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