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我看到了太阳(一更)(3 / 19)

大明神探1546 兴霸天 18651 字 16天前

后在后宫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来京师的途中,陆炳其实就有所暗示,海玥跟黎玉英最后的一晚,也提示她,要发挥出女眷的优势来。

如果从安南黎氏的角度,当然恨不得死去的是郡主黎玉英,活下来的是王子黎维宁,毕竟后者有大义名分。

第2/2页)

但郡主也有郡主的好处,可以入后宫见到太后,走命妇路线。

“太后懿德昭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昔以坤仪辅弼兴邸,教子以圣贤之道,育陛下为尧舜之君,今以母仪垂范六宫,仁泽惠及四海,柔嘉化被万邦……”

“妾虽居远藩,亦闻太后崇俭恤民,克勤克慎,诚乃九重之懿范,千秋之慈徽,今亲睹慈颜,不胜惶恐涕零……”

“惟愿太后凤体康宁,与天同寿,福祚绵延,光耀华夷……”

总结一下,就是黎玉英在后宫里看到了太阳。

这马屁拍得太到位了。

谨慎的态度更值得称赞。

重要人员的信件,可能遭到检查,不得不防。

而黎玉英这样子夸赞,说不定还盼着锦衣卫查看,然后禀告给嘉靖。

海玥笑笑,将这封信珍而重之地收好,然后看向下一封。

这封来自于周宣。

这位隐雾村案件里明明罪名不是第一,甚至排不到前列,结果事后清算时,周宣是唯一被直接罢官,槛送入京的广东高层。

由此海玥忿忿不平,那时的他改变不了什么,但既然同行,便尽可能地照顾一二,省得这位老者直接病倒在路上,到了京师后连为自己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船上,周宣和他说了一些隐秘,甚至直接透露出,到了京师的刑部,他并不需要分辨什么,刑部也不会真正定其重罪。

那时海玥半信半疑,但从如今看来,这位“铁面判官”或许真的没有说谎。

相比起黎玉英的洋洋洒洒,周宣信中所言很简单,就是他已经出狱,如今住在京师的一处院落里,让海玥不要担心,也不要贸然打探他的消息。

对此海玥选择接受。

有些人之所以会好心办坏事,究其根本,还是只在乎自己的道德体现,而不是真的在意他人。

海玥则是真的希望周宣有个符合他一辈子兢兢业业的结局,为那些狗官担下罪责,实在太不值得。

而今见得对方真的平稳落地,他也暗暗点头,又不禁感叹:“这官场的水,真深啊!”

“十三郎在说什么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