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是海瑞,右手扶椅,端肩正坐;
再左侧是林大钦,右手持一书册,含笑而坐;
右侧坐着严世蕃,双手扶膝,笑容满面;
再右侧是徐阶,袖手端肩,正襟危坐。
最右侧是赵时春,右手持书卷,稍偏左正坐。
画师提笔。
……
嘉靖九年九月二十八,一心会建立,特请画工绘制群像,以作入会纪念。第2/2页)
严世蕃笑容灿烂:“我们一心会的宗旨是‘修一心,以成人,修一心,以应世’,两位翰林大才欲入会,自是欢迎至极!”
徐阶和赵时春稍一琢磨,再结合西游新篇的内容,顿时颔首道:“此言大善!”
严世蕃心头狂喜。
一位名动士林的探花郎,一位弱冠之龄的翰林院编修,都是年轻一代里面一等一的人物,这样的大才子以前他都结交不到,现在随随便便出现在面前,谈笑风生。
现在人脉圈子的扩展,不比跟在桂载身后当一个小跟班强上百倍?
如此机遇,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而里面的助教讲完课,海玥、海瑞和林大钦也走了出来,双方见礼,言谈甚欢。
既然对方特意来国子监了,自是入会,海玥毫不矫情,语气也很轻松:“我们‘一心会’不谈其他,就是探讨西游,两位也可以将其视作‘书友会’。”
徐阶和赵时春或许一腔热血,但终究已是官场中人,岂会不知其中的尺度,展颜笑道:“书友会好,书友之言,很是贴切啊!”
这般说着,一路回到斋舍,严世蕃取出刚刚申请完毕的文书,众人潇洒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一心会依托于国子监建立,文书也是国子监发布的,还真有着一定的律法效应,一般国子监还不愿意背书。
但自从桂载与赵晨一案后,且不说国子监生视他们为英雄,一众博士、助教、学正都对他们印象很好,就连祭酒许诰每次见到都是抚须微笑。
扬我威仪,士气大涨啊!
也就是国子监根本不需要考虑招生问题,若是民间的哪个书院能有这等事迹,不知多少学子要上门来投呢!
当然,对于几人建立的学社,国子监也没怎么在意。
各座学府里面的学社和民间的会社,时时刻刻都在诞生,且不说“一心会”规模很小,就看这最早一批成员,海玥、海瑞、林大钦、严世蕃、徐阶、赵时春,也就是四名监生,两位翰林罢了,看似不错,但在京师这个地方,实则是